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作坊老板:这些牛羊肉串,确实是猪肉弄的!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5-02-04 14:54:55  来源:贵州商报  


  “南明区云盘村有几个生产肉串的假冒窝点,用病死猪肉冒充牛、羊肉串,烧烤串串吃起来都是臭的,太恶心了!”一个月前,商报百姓新闻网86757777接到市民反映,记者就此展开暗访。

  ●市民反映:死猪肉加工冒充牛羊肉串

  “他们的羊肉烧烤串是臭的,吃了恶心得想吐。”据报料人王先生介绍,他几次和朋友在云盘村里烧烤摊吃烧烤羊肉串都发现肉是臭的。

  后来,王先生得知,那些烧烤串是从云盘村的几家作坊加工生产出来的,作坊有二三家,具体地点不清楚。他听说,这些作坊从外地便宜买来没有检测过的死猪肉,加工成烧烤的串串冒充牛羊肉串,并通过批发的方式销售到市场上。由于那些作坊都躲藏在角落不轻易发现的民房内,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被发现的。如果要想找到这些作坊,不管是执法人员还是记者,都需要花一些时间暗访。

  ●花了十多天记者找到涉嫌假冒产品窝点

  “这些牛羊肉串,确实是猪肉弄的!”作坊老板亲口向暗访记者说出实情接到反映后贵阳监管部门昨日专项抽查市场

  由于举报人不知道具体地点,这给记者的暗访带来难度。

  记者称要做烧烤生意,开始在云盘村挨家挨户地讯问,但找了10多天,大多数村民都说不知道,有人暗示却又语焉不详。

  这天中午,记者来到一栋民房,一楼是个小门市部,一位中年女士在守店。记者说要在油榨街和东客站一带做烧烤,听说此地有人批发羊肉串,请她帮忙引路。

  那个女士对记者看了又看,说这里没有人搞牛羊串串批发。聊了一会儿后,她松口说:“你要开多大的店啊!一般的烧烤摊用不了多少串的。”

  “你们在这里等一下!我去给你问一下!”她说完走进隔壁一间房子,让记者在外边等。过了一会儿,她走出来,身后跟着一名40岁左右的男子。

  ●作坊老板坦承用猪肉冒充牛羊肉

  “你想做多大的生意?小摊摊用不了多少烧烤串串。”男子再次讯问记者。

  “我从外地刚来贵阳,准备在东客站和油榨街一带摆点小摊摊。如果生意做起来了,就准备发展壮大,开一个烧烤城之类的。不知你们这里有没有做批发肉串的?如果有的话,以后可以长期合作。”记者说。

  听了记者的说法,男子估计是相信了,回答:“我这里有一些串串,你跟我来看一看。”记者跟着男子走进房间,房内估计有四五十平方米,右侧放着三个冷柜,里面全都装着成品的肉串、鸡皮、鸡脚等肉产品。

  一边看产品,一边聊天。男子说,他姓胡,是江西人,在此地租房子做这生意有两年多了。

  记者发现冷柜内的产品“牛羊肉”串和鸡串,肉的颜色偏红,看上去不太正常。

  随即,胡某又带记者查看他们家作坊的冷库。冷库在进门大厅右侧,估计有六个平方米,里面堆着大量的冻肉,估计有2000公斤左右。

  “都是做生意的,你也不用瞒我,你家的串串到底是什么肉?”胡某承认:“确实是猪肉弄的,标的是牛、羊肉串,但绝对不是病死猪肉。”

  胡某说,他家串串有的销往贵阳的几个市区,大多销售到地州市,一般是他们自己送货。据他介绍,“牛羊肉”串220元一箱,鸡肉串210元一箱,一箱有400多串。批发下来平均9毛钱一串,拿到市场上去卖10元3串。

  胡某承认,串串放得有色素,放在冷柜里不会变颜色,但如果从冷柜内取出时间过久,串串上的肉就会变黑。

  记者花35元买了一包“羊肉”串回家,放到下午就变黑了,还有一股异味。后来,记者多次请人进入试探,看到多名妇女在加工串串。

  ●执法部门抽查市场:一批肉串无QS认证,其余产品尚待检测结果

  在一个多月的暗访中,记者还走访了陈家坡冷库市场,发现一家店铺同样有用猪肉串冒充牛羊肉串的嫌疑。在三桥综合批发市场,一位卖色素的店员还给记者细细讲解,教记者如何运用色素和添加剂,让发臭的肉变得闻不到臭味或者保证颜色不变等。

  记者将暗访的情况反映给有关部门后,昨日上午,贵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油榨街分局、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贵州省流通环节食品检验中心多部门的人员,前往解放路冷冻厂就对食品进行抽样检测,随机抽样了诚品海鲜冻品经营部经营的川香鸡柳、贵顺水产经营的麻花大串、豪之味片肉串。检查中,执法人员发现贵顺水产店后面的库房后面躲藏着的一堆“瑞和轩”肉串没有QS认证,属于假冒伪劣产品。执法人员将这批食品打包带走检验。

  南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油榨街分局副局长游继勇介绍,接到记者的反映后,这次专项检查抽样10家左右,有6个样品,贵顺水产销售的“瑞和轩食品”无QS认证,涉嫌违法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其他抽样的产品,需要经过专业检测部门检测后,才能得出最终结果。

  另外,他建议市民,购买冻制品时不要只看卖相,购买时要注意商家是否有有效的营业执照和生产许可证,注意看商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

  昨日下午,贵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管处周处长在对三桥综合批发市场检查时说,他们对该市场全面检查,对卖色素、添加剂等店主进行了约谈,由于添加剂在某些食品是可以添加的,是国家规定可以销售的。但是,针对有店主或者店员怂恿顾客乱用色素的问题,一旦查实,店方会受到处罚。食药监部门还将继续对作坊等假冒伪劣生产窝点进行查处。(龚远静 杜高富)
 

责任编辑:吴茜岄【收藏】
上一篇:贵州省保暖内衣质量监测 问题产品检出率20%
下一篇:贵州省工商局市场定向抽检:小家电产品25%不合格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