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冰激凌拿手里立马就晒“趴下”的日子,让我们从一组数据出发,看看贵州大暑和小暑,到底哪个更热。
在贵州,“大暑”完胜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贵州,无论是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温或者极端最高气温,大暑都以绝对优势压倒小暑,大获全胜!特别在遵义、铜仁和黔南州,大暑期间的最高气温平均比小暑要高出1℃以上,而黔西南地区大、小暑期间的气温差异不大,均保持在0.5℃之内。
不过,无论是大暑还是小暑,9个市州的平均气温都在二十几度。而小暑期间,全省仅遵义、铜仁、黔东南的最高气温能够达到30℃。而安顺、六盘水的夏天很凉快,无论大小暑,甚至连极端高温都未到30℃。六盘水不愧是“凉都”,大、小暑的平均气温都只有20℃。
再来对比中国其它城市的温度(数据来自中国天气网),北京、天津、长春、哈尔滨、济南、西宁等北方城市在大、小暑期间的极端高温多在37℃以上,而上海、南京、福州等南方沿海城市的大小暑极端高温可达40℃左右,在西南地区,昆明极端高温30℃,比贵阳略低,但还是比六盘水、安顺热了那么一点儿。
节水保水谨防伏旱
热,是大暑的标签,这两天我们深有体会。23日,贵阳最高温高达31.5℃。
贵州已经进入晴热少雨时段。虽然贵州大部地区年降雨量都在1100毫米以上,但特殊的地形和地貌,使得临时性干旱常有发生,特别是6-8月的夏旱危害程度最大。进入21世纪之后,贵州的夏旱呈现出开始期提前、日数增加、重旱以上发生频次高、影响范围扩大等特点。
因此,在防暑防晒的同时,还要注意节水保水,做好作物田间管理,科学调度用水,山塘水库坝需科学蓄水,谨防后期夏伏旱期间喊“渴”。(张蕾 赵晓娅)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