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今年贵阳主城区新增20余所学校 校长有权任命副校长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4-03-20 11:32:06  来源:金黔在线  

  贵阳市实施“教育立市”战略

  今年主城区新增20余所学校

  近日,贵阳市委、市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实现教育立市暨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这是贵阳市首次提出“教育立市”政策。除了坚持以往的教育公平路线外,还特别提到了教育系统的分配制度、学校招生的自主权等问题。

  在建小区配套28所学校

  贵阳市要求在今年实现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77%,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基本上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校66人以上超大班额现象,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6%,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在学前教育上,启动新一轮的三年提升计划,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总量。并明确要求在主城区观山湖区和南明区各新建或改扩建1所幼儿园。

  要求在建设中的小区需配建学校和幼儿园,要求今年配套建设28所,其中19所坐落在主城区,包括云岩区8所,南明区8所和观山湖区3所。同时全市还将建设城镇义务教育学校8所,其中初中2所,小学6所,云岩和南明两城区各建设1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9所学校坐落主城区,其目的是为主城区流动人口子女解决“入学难”问题。记者从贵阳市教育局了解到,按照文件规定加快实施,今年贵阳市主城区将新增学校超过20所。

  在保证数量增加的同时,对学校质量要求也

  有明确规定。贵阳市今年要求65%以上的学校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并给每个县(市、区)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在三大主城区,观山湖区要完成的比例最高,为80%。云岩和南明两区各只需完成60%的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在主城区以外的县(市、区)还需建设寄宿制学校,为离家较远的学生提供餐饮和住宿。今年贵阳市要实现农村小学寄宿率达25%,初中达65%。

  149所农村学校实施营养改善

  2012年,我省开始实施由中央财政拨款解决义务教育阶段营养改善计划,当年的计划所涉及的88个县中,没有一个在贵阳市。两年多时间里,贵阳市的部分区县也在自主探索实施免费

  营养餐,今年贵阳市对此也提出了明确目标,要求在全市149所农村学校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地方试点工作。其中主城区南明和观山湖区仅各有一所试点学校。试点学校最多的为息烽县,该县共有77所学校参与。

  在对民办学校上,贵阳市采取的方式是清理整顿,今年计划完成32所民办学校的取缔、给33所民办学校颁证,并对58所进行整改提升。

  打造10所特色高中

  在高中教育上,新增普通高中优质教育集团2个,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2所,打造10所特色高中。

  高中教育中包括的中职教育是今年工作重心。一方面是在招生上要求拓展职业院校自主招生范围和渠道,另一方面搭建中职到本科的升

  学渠道。同时为解决职校学生就业,增加学生就业筹码等问题上,贵阳市要求今年将建立10个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

  10个基地分别为小河-孟关装备制造工业园、白云铝及铝加工基地、息烽磷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开阳磷煤化工国家级新型工业园示范基地、贵州嘉和企业、贵阳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修文工业园、乌当医药食品工业园、贵阳京东电商产业园、贵阳高新信息产业园。

  按照规划,2016年贵阳市实现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0%,届时普通高中学生和职校学生人数将旗鼓相当。

  校长有权提名任命副校长

  在管理教育管理体制上,贵阳市提出完善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制度,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探索政府向学校放权,校长有权提名任命中层干部、副校长的机制。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在办学体制改革中,优质学校(幼儿园)可跨区域实施集团化办学管理体制改革,发展教育联

  合体,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多层次多形式加强联合。

  在高中招生中,除了探索省级示范性高中在集团内定向招生,高中学校也可根据特色项目自主招生。高中学校将逐步获得更大的招生自主权。

  要求加大对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的关怀力度,建立完善向农村学校和教学一线倾斜的教师职称评审、岗位设置制度。并明确提出要向农村边远地区任教教师发放其基本工资20%的基层工作津贴。

  此外,贵阳市也在探索建立健全公、民办学校教师之间的合理流动机制。公办教师可以通过委派或志愿到民办学校任教,民办教师在职称评定、表彰奖励上能与公办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责任编辑:田茂琪【收藏】
上一篇:贵州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一批人事任免
下一篇:见义勇为 立法“撑腰” “英雄”可享省劳模待遇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