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产业基地与全球化战略战场风云际会——
开启黔渝合作新篇章
来自贵安新区与两江新区的对话
在中国西部地区,一片不到4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坐落着两个国家级新区。在这里,重庆两江新区是第3个国家级新区,致力于通过立体服务推动全球化战略;贵州贵安新区是第8个国家级新区,将力争建成全国领先的大数据资源中心和大数据应用服务示范基地。
全国两会期间,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汤宗伟,贵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马长青作分别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来到北京,就两“个新区如何通过自我成长和互相交流,共同促进黔渝合作”这一话题进行对话。
汤宗伟:互通有无承担起率先发展的使命
“作为西部相邻的两个国家级新区,我们应该在改革创新上互通有无,建立联动机制。”3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汤宗伟说。
汤宗伟表示,国家级新区都担负着率先改革、率先开发开放的使命。贵安新区与两江新区虽然定位各不相同,但是在改革创新上的追求是一致的,可以经常互通有无。特别是在改革创新上经常互动,建立常态的联动机制,相互交流改革创新的经验、教训,定期互访,加强交流。
“贵安新区也是距离重庆最近的国家级新区,在未来西部大开发中,两区都将承担起率先发展的使命,都将逐步成长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汤宗伟说。
因此在渝、川、贵城市群建设和区域合作中,两个新区应该做出表率,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马长青: “区域利他文化”实现两地互利共赢
“和周边省份的区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贵州提倡‘区域利他文化’。”这是省委赵克志书记在接受重庆日报采访时的重要思想。马长青说,贵安新区要充分领会省委、省政府对加强黔渝合作的指示精神,深刻认识到只有利他才能真正的利己,希望重庆发展得更快更好,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借助重庆的优势发展壮大,实现错位发展、联动发展、协同发展。
“贵安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黔渝两地深化合作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必将开创黔渝合作新篇章。”马长青说,两江新区早在2012年也就是成立才两年的时候,入驻的世界500强企业就已经突破100家,发展速度非常快,对西部地区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贵安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中的后起之秀,发展势头也十分强劲,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国三大通信运营商、富士康、微软、曙光、娃哈哈、华润、中电国际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转型升级的重大项目纷纷落户贵安新区。
在马长青眼里,这些引领性项目成为加强区域合作、参与区域产业分工的重要平台和抓手。
贵州北依成渝经济区,南融珠三角,去年全省引进省外到位资金5100亿,其中超过50%的资金正是来自于周边省份。因此,对于越来越开放的贵州来说,加强与重庆等邻省市区的合作十分必要,而且潜力巨大。
马长青表示,贵安新区将紧紧抓住重大历史机遇,勇当贵州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试验田”和“排头兵”,在推进省际合作协议落实,全面深化区域合作中,贵安新区正在研究制定一套区域合作共赢的“路线图”,重庆和两江新区无疑是其中一个重点。
“每一个国家级新区的设立,都肩负着探索改革开放新路子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使命,而且均有着各自具体不同的国家使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贵安新区的国家使命,就是要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和生态文明示范区。”马长青说,从国家战略层面,很清晰地勾勒了贵安新区推进区域合作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马长青说,两江新区起步早、发展快,依托“渝新欧”欧亚大陆桥形成的交通枢纽地位,成为了内陆开放前沿,两江新区在规划布局、产业培育、开放开发、招商引资环境等方面,是贵安新区需要好好学习的地方。
围绕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贵安新区将找准新区在西部地区的产业分工和定位,着力搭建开放平台,加强与成渝、珠三角和周边省份的合作发展。马长青希望,两江新区发展能够“更上一层楼”,并带动相邻的贵安新区“奔跑”,在两个新区之间打造一个外向型产业集群,推动两江与贵安的深度融合,实现两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融合发展。(作者: 杨冰 王璐瑶)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