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深山区、长期农耕、生产生活条件落后,这系列的现实问题致使丹寨县兴仁镇排佐村乌猛片区4个自然寨6个村民小组205户1000余名村民的各项发展相对滞后。
3月11日,丹寨县委书记侯美传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就对该片区相对滞后的发展现况深表堪忧,并表示,三农问题是丹寨要长期狠抓不懈的重要任务与核心工程,只有把农村各项发展搞上去了,才能实现共同建成小康的宏伟“丹寨梦”。
发现问题就要及时解决问题,更何况是群众最现实的发展问题。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投入产业扶持力度,加强群众由农耕到产业的发展观念引导等,成为了县委、政府以及乌猛片区党员群众亟待解决并长期奋斗的事项。
“要致富、先修路”这对整个乌猛片区来说意义太过重大。这段时间,在乌猛片区的排南、乌猛大寨以及上狗爬、下狗爬四个自然寨,像这样举全民之力、热火朝天的道路硬化施工场景随处可见。
“修路是最辛苦的,比起外面来辛苦得多。但是很值得。为了子孙后代。也为了自己走路、做农活方便。我们年轻人去打工了,还有老人,在家做农活也方便。”丹寨县兴仁镇排佐村乌猛片区乌猛大寨村民李启美说。
正如村民们所说,面对历史性的巨大发展机遇,大家肯定是不留余力的赶快建、加紧建,建就建好,建就建出实效。下狗爬自然寨村民王德升告诉记者,寨上外出务工的村民与其他寨子的村民一样,也都全部赶回来了,只要建材供应充足,50来号人一天就能保质保量的完成近300米的道路硬化。
“我们是按小组的分段,比如像我们小组有五六十个人左右在生产。五六十个人一天大概在两三百米左右,我们计划在春耕前必须把这些该修的路要修好。”丹寨县兴仁镇排佐村乌猛片区下狗爬自然寨村民王德升说。
除了通组路道路硬化外,各自然寨的文化墙以及文化广场也在如火如荼建设当中,大家都说文化墙不仅能够美化村寨、提升品位,同时还对防御地质灾害有着切实的帮助,因为乌猛片区的地质问题,每逢雨季时常会造成地质垮塌,文化墙建成了就能解决部分问题。此外,对于苗族聚居的村寨而言,一个宽敞、靓丽的文化广场对苗乡群众逢年过节以及日常的文体活动尤其是传统民族节日来说,作用尤为凸显。
丹寨县兴仁镇排佐村乌猛片区排南自然寨村民李永成说,“过年过节,跳点芦笙。红白喜事,有这种作用。我们32户,才搞了7天就完成这里了。他们说去看了他们王家村、排佐(文化广场都很好),我们想比他们更好。”
自3月中旬开工建设以来,短短一个月内,乌猛片区共完成通户步道硬化完成4000米、垃圾池完成3个、文化墙完成388米、活动广场硬化完成500平方米、庭院硬化完成300平方米、排水沟完成800米、安全护栏完成50米、防洪坝硬化完成15米。
“(排佐村)最落后的是我们乌猛,侯书记直接下来到我们村,我们村什么不方便侯书记也答应。(乌猛)20多年都没有这种项目,现在有这种项目,村民都很(高兴),在广东打工的,每家每户不在家的,全都回家(来建设)。”丹寨县兴仁镇排佐村乌猛大寨村民杨正珍激动地说。(杨武魁 杨露婷 袁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