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甬祥在致辞中预祝第六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取得丰硕成果。他指出,中国与东盟国家是亲如兄弟的友好邻邦,也是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战略伙伴。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教育交流合作,是推进双方友好合作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工作,也是增进人民之间了解和世代友好,提供人才智力支持,维护共同利益,促进经济社会繁荣和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意义重大而深远。“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为中国与东盟在教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搭建了重要平台,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希望双方共同利用这个平台,展示发展成果,分享创新经验,深化交流合作,不断加深相互了解与认知,深植中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民意基础,进一步增强教育交流合作在促进中国与东盟睦邻友好、共同构筑和谐亚洲方面的感召力、影响力和推动力。
陈敏尔代表省委、省政府和全省各族人民向远道而来的嘉宾表示欢迎,对大家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贵州发展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在贵州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进程中,我们高度重视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开发,通过大力实施教育“9+3”计划,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他说,对外开放是贵州加速发展的关键一招。“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是贵州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贵州将围绕活动主题,进一步深化与东盟各国在语言教学、留学生互派、科技创新、技能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合作;以教育为纽带,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各国在经贸、旅游、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提升贵州与东盟各国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来自东盟各国的参会代表
陈舜在开幕式上作主旨演讲。罗照辉、张慈祥、马明强、维塔亚先后致辞,对活动的举办表示祝贺,并表达了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教育文化交流合作的美好意愿。
开幕式上,陈敏尔为东盟来黔留学生代表颁发贵州省来华留学生奖学金-东盟学生专项奖学金并合影留念。
贵州赴东盟汉语教师、东盟在黔外籍教师、东盟来黔留学生代表在开幕式上作发言。
开幕式现场参会人员
来自东盟国家部分官员及驻华使节,国际组织负责人,部分学校校长、专家学者及留学生代表;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部分高校及科研院所负责人和专家学者,贵州省相关厅局及市(州)政府负责人,部分学校师生代表参加开幕式。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