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健康 > 健康 > 正文

七窍通五脏:心气足则味觉灵 肺燥热则会鼻孔干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3-06-17 11:57:52  来源:生命时报  



  汉语非常形象,形容一个人快不行了,说“七窍流血”;形容一个人愤怒到极点,说“七窍生烟”。可见“七窍”集中代表着一个人的身体状况。何谓“七窍”?指的是面部的7个孔窍,即两眼、两耳、鼻、口、舌。《黄帝内经》指出,心开窍于舌,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也就是说,五脏的精气分别通达于七窍,通过观察这7个部位的变化,就能了解相应脏器的状况。

  心开窍于舌

  《黄帝内经》说:“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味觉正常和语言表达有赖于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的功能正常。心气足,则舌色红润、柔软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心有病变,如心阳气不足,则舌质淡白胖嫩;心阴血不足,则舌红绛、瘦瘪;心火上炎,则舌红、生疮;心血淤阻,则舌质紫暗或有淤斑;心主神志功能异常,则会出现说话费力,吐字不清。

  肺开窍于鼻

  《黄帝内经》指出,“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肺主一身之气,掌管呼吸。鼻作为气体出入的通道,与肺直接相连。因此,鼻的通气和嗅觉必须依赖肺气。肺气调和,才能鼻窍通利、嗅觉灵敏,如外感风寒袭肺,则鼻塞流涕,影响嗅觉;肺有燥热,则鼻孔干涩;邪热壅肺,往往有气喘、鼻翼扇动等症状。

  脾开窍于口

  《黄帝内经》指出,“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可见,饮食口味及食欲全赖于脾的运化功能。脾气健运,则口味正常,食欲旺盛;脾气亏虚,则口淡无味;脾胃湿热,则口中黏腻、嘴里发甜、食欲不振;肝脾不和,则口中泛酸。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因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口唇的色泽也是脾运化水谷精微功能的反映。脾的运化功能正常、气血充足时,口唇得养,则唇红润泽;若脾失健运,气血亏虚,唇失所养,则唇色淡白。

  肝开窍于目

  《黄帝内经》说:“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肝的经脉与眼睛相连,视力的好坏有赖于肝气的疏泄和肝血的濡养。肝功能正常,则目光有神,视物清楚明亮;肝的阴血不足,目失所养,则两目干涩,视物模糊,甚至夜盲;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肝风内动,则目斜上视。

  肾开窍于耳

  《黄帝内经》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能闻五音矣。”耳是听觉器官,听觉的灵敏与否,与肾中精气的盈亏有密切关系。肾中精气充盈,髓海得养,则听觉灵敏;肾精亏虚,则脑髓失养,容易出现听力下降、耳鸣甚至耳聋。


 

责任编辑:zhuyanping【收藏】
上一篇:饮水机烧水温度最高只有91.1℃ 勿泡咖啡冲麦片
下一篇:健康提示:夏季老人脱水 警惕“分水岭梗死”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