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天价家具追踪
广州工商部门立案调查发现,其还涉嫌不正当竞争
■新快报记者 付玉良 李咏祁 见习记者 张国锋 实习生 李佳奇 许咏妍
“达芬奇”家居深陷“造假门”(本报曾连续报道),所引发的冲击波还在蔓延,广州工商部门对“达芬奇”家居广州专卖店已进行立案调查。昨日,新快报记者从广州工商部门内部人士处独家获悉,经过对“达芬奇”广州专卖店的初步调查显示,“达芬奇”家居不仅涉嫌伪造产地,而且相关经营手法也存在不正当竞争。
对广州达芬奇立案调查
此前,新快报记者几次前往广州“达芬奇”专卖店进行采访,得到的回复均为“绝对意大利原装进口”。然昨日下午,一位广州工商的内部人士向新快报记者证实,根据工商部门的立案调查,广州“达芬奇”所售家居产品不仅涉嫌伪造产地,同时在经营手法上也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工商部门将在与上海、东莞等地进行数据对比后进行下一步的查处。
该名内部人士告诉新快报记者,“达芬奇”事件发生后,广州工商部门即对广州“达芬奇”进行立案调查,扣押了“达芬奇”专卖店的相关账册和资料。“经过几天的查处,我们发现,‘达芬奇’不仅在产品的报关手续上有问题,而且经营手法上也存在问题”。据他表示,经过调查证实,媒体对于“达芬奇”报关及涉嫌伪造产地的报道基本属实,但目前仍需与上海、东莞等地的工商、海关等部门进行相关的数据对比。
该人士还证实,在广州工商部门的调查过程中,不仅查到“达芬奇”家居涉嫌伪造产地,还掌握了其涉嫌不正当竞争的线索,目前正在展开调查,一旦查实,将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处罚。该名工商内部人士还表示,“达芬奇”事件的发生已经说明,消费者对于产地标志的问题越来越重视,这对于各行业商家都有警示作用,“哪怕是低端的家居品牌,也应该重视产地的标志问题。”
广州达芬奇经营惨淡
记者了解到,受此次造假风波影响,眼下“达芬奇”家居广州专卖店虽仍在正常营业,但经营情况较为惨淡。昨日上午至中午时分,记者在“达芬奇”专卖店蹲守了4个多小时,发现一共只有3位消费者上门,其中一位还是前来商谈退货事宜的。
上午11时左右,一名进店的老太太向记者表示:“前几年买过达芬奇家具,共四五十万元。”但老太太表示不是来退货,只是看一看而已。
至于是否仍会购买“达芬奇”家具,老太太有自己的想法:“昨天发布会是个失败的发布会,潘庄秀华没有对消费者承诺,没有说无劣质产品,只是说和中国厂家有过合作。”
能否退货店家未置可否
记者了解到,“达芬奇”品牌造假事件发生后,“达芬奇”家居广州店曾表示,对于前来退货的顾客,他们都表示理解,但建议顾客在看完新闻发布会后再做是否退货的决定。“如果他们还要退,我们肯定支持。”该店市场部主管谭小姐说。
发布会如今已经开完,消费者的疑虑却没有减少,“达芬奇”家居对顾客的退货要求将如何处理?昨日下午,记者就这一问题向谭小姐咨询,但谭小姐表示不想再接受媒体采访,并称没有在销售现场,不清楚相关情况。
上海查实
保税区内“一日游”国产变“原装进口”
据媒体昨日报道,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已拿到确凿证据,证明“达芬奇”十几批次产品在外高桥保税区“一日游”后变成身价百倍的“原装进口”家具。
经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调查,发现一批在海宁生产的15件牛皮沙发于6月23日被运进外高桥保税区,并办理了出境手续,而就在同一天,“达芬奇”家居又为这批沙发办理了入境手续。这批沙发由海宁一家具公司生产,在保税区内卖给了“达芬奇”,并被运入其仓库。
据央视记者调查,根据一批“达芬奇”入境货物报检单以及进出境通关单上显示,有一批家具起运国是中国,目的地是上海,整个过程只用了两三天时间,就是说这批家具从生产到销售根本没离开过中国。也就是说,“达芬奇”的部分所谓的进口产品,实际上就是“一日游”产品,通过“先出口、再进口”的方式进行包装。
广东省消协说将依法而行
可帮助消费者协调退货
“达芬奇”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很多消费者都萌生了退货的念头。昨日,记者就这一问题咨询了省消费者协会负责人。
该负责人表示,省消委会一直在关注“达芬奇”事件,如果产地在国内,售卖时宣称“原装进口”,那么将涉嫌欺诈消费者,消费者可以提出退货要求,甚至还可以要求获得赔偿。“但具体结果如何,是否有欺诈行为,还需要工商部门核实定性”。
据该负责人介绍,目前省消协尚未接到一起有关“达芬奇”的投诉。“如果有投诉,消费者有退货需求,我们将依照规定帮助消费者与商家进行协商。”该负责人表示。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