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财经 > 正文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多国减停对华援助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1-03-04 17:32:15  来源:南方日报  

 

    核心提示:2月底,英国决定停止向包括中国在内的16个国家提供经济援助。3月2日,日本官员透露,日本外务省将在今年6月出台的新对华援助方案里大幅削减预算。此外,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对华援助、贷款政策,都受到了国内官员、学者的质疑。

    南方日报讯  2008年奥运之后,日本、德国等多个发达国家纷纷削减对华援助。随着2010年中国GDP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达经济体又掀起了一轮削减、甚至叫停对华援助的浪潮。

    上月底,英国政府决定停止向包括中国在内的16个国家提供经济援助,相关的正式声明文本会在本周公布;3月2日,日本外务省官员透露,日本外相前原诚司指示外务省将在今年6月出台的新对华援助方案里大幅削减预算。此外,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对华援助、贷款政策,都受到了国内官员、学者的质疑。

    日本:大幅削减援华预算

    日本对华援助(ODA)始于1979年,援助形式包括有偿援助(即低息贷款)、无偿援助和技术援助三部分。截至2009年底,援助总额约达36412亿日元(相当于350亿美元),占中国接受外国政府贷款总额的40%左右。其中,约90%的对华援助属于低息贷款,中国将资金用于铁路和发电站等基础项目的建设。2008年,日本政府终止了对华有偿援助,只保留无偿援助和技术援助项目。统计数据显示,日本2009年对中国的ODA为6300万美元,其中包括技术和资金援助。

    随着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日本对华的无偿援助和技术援助,也面临着大幅削减的可能。日前,日本外务省官员透露,前原诚司认为ODA的目的是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但如今中国的GDP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因此继续援助中国会“得不到国民的理解”。

    日本外务省官员说,前原诚司指示外务省将在今年6月出台的新对华援助方案里大幅削减预算。按照指示,新对华援助方案不再新增对华贷款项目,如果有必须贷款的项目也要列到对华贷款预算之外。此外,目前仍未结束的对华贷款,将履行至终止日期。

    不过,日本外务省内对此也有反对声音,认为ODA是对华外交的必要方式。有官员认为,明年中日邦交将迎来40周年,减少ODA对于改善两国关系将会送出“误会”的讯息。此外,ODA对于中国国民改善对日情感和日本企业在中国投资的整体环境都有一定影响。

    英国:对外援助剔除中俄

    在日本发出大幅削减ODA预算的同时,另一个对华援助大国英国,也宣布停止对中国提供经济援助。据悉,英国政府每年约有60亿英镑的国际援助预算,提供给115个国家。这笔援助预算由英国国际发展部(DFID)负责执行。2006年,英国国际发展部启动了《2006年—2011年对华援助计划》,在五年时间里对华提供发展援助1.05亿英镑。

    早在2009年初,就有反对党称应在2011年后停止对华援助。今年2月27日,英国广播公司透露说,英国政府已经决定停止向包括中国在内的16个国家提供经济援助。

    来自DFID的计划草案显示,英国这次决定停止经济援助的国家除了中国之外,还有俄罗斯,伊拉克等15个国家。英国认为,现在最需要援助的,是那些有着大量妇女和儿童面临生存威胁的国家和地区,像中国、印度、俄罗斯这样的国家自然不在其列。

    此外,美国、加拿大、德国等经济发达国家的政府官员和学者,也在近期纷纷要求检讨该国对华援助、贷款政策。美国众议员德纳·罗拉巴克3月2日向国务卿希拉里当面批评美国政府向中国贷款的政策。

    ■中方回应ODA是日本项目,由日本政府界定

    北京时间3月2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中,大会发言人赵启正就日本考虑减少ODA发表了看法。赵启正表示:“日本说要适当减少ODA不是今年才说的,说了许多年了,对我来说并没有意外的感觉。”

    赵启正强调说:“ODA的产生有其历史原因,包括从二战结束以后到今天中日关系的发展,都是相连带的。ODA也曾经在中国的某些建设方面起过作用。当然,ODA是日本的项目,是由日本政府来界定的。”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李肇星:中国2011年国防预算为6011亿元 增12.7%
下一篇:重庆市财政补贴1.5亿支持“红色频道”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