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财经 > 正文

上市公司增发包销门重现 参与机构浮亏惨重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1-01-18 11:52:09  来源:新浪网  

 

    新浪网讯 统计显示,近期有两家上市公司增发均出现认购不足、券商包销现象,参与的机构个个中签。同时2011年1月以来上市的新股已有8只破发,在网下获配的债券基金由于获配量相对较大,在破发后出现巨大浮亏,拖累了业绩。

  

    重现“包销门”

  

    上市公司增发出现包销已经是很久没有出现的现象,但在2010年12月以来仅有的两例增发均出现了包销和破发。先是国电电力(2.89,-0.01,-0.34%)于2010年12月实施了增发,增发价3.19元,但由于认购不足,网上、网下中签率均为100%,承销团包销了2.52亿股,占发行总量的8.41%。在其上市当天就跌破增发价,截至1月17日收盘,国电电力收盘价为2.9元,如果中签的投资者未及时出逃的话,网下机构浮亏已经达到4亿。接着是长安汽车(9.33,0.05,0.54%)于2011年初进行了增发,同样未能得到市场追捧,其包销比例进一步上升,承销团包销了1.03亿股,占发行总量的28.51%。截至1月17日收盘,长安汽车收盘价为9.28元,增发股还未上市,参与配售的投资者浮亏已经超过1亿,承销团也遭受了近5000万的浮亏。

  

    2010年10月份以来在开展公开增发的公司中,也有个别中签率接近100%,且在增发股上市后不久即破发。如通富微电(16.82,0.24,1.45%)当初网下的配售比例为99.83%,增发价为每股16.93元,目前的股价已跌至16.58元。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些出现包销、破发公司的网下配售名单中,均可以看到不少债券基金的身影。有7只债券基金参与了国电电力的增发,由于是100%中签,这些债基全都中签获配了巨量股份,多的有几千万股,少的也有几百万股。可能是由于国电电力出现了破发,让投资者开始警惕,到了长安汽车增发时,只有一只债券基金在网下申购捧场。

  

    从统计来看,这些基金参与增发,获配的市值占基金净值的比例低的也有1%,高的曾超过5%。如果股价上涨,这对债基提升净值自然给力,但同样的,近期这两家公司出现破发,让中招的债基受损不小。

  

    此外,近期新股首日破发现象连续上演,1月份以来,共有16只新股上市,截至1月17日,已有8只破发,有4只是上市首日就出现破发,在这些破发新股申购名单上也均有债基身影。而且由于网下配售制度由按比例配售改成摇号,使获配机构的持股量大幅上升,新股破发无疑加大了对基金净值的影响。对一些债券基金来说,可能来自债市的收益都抵不上股票下跌带来的亏损。

  

    降低收益预期

  

    尽管2010年债基平均收益不错,不过,业内人士指出,对2011年债基的收益预期不宜过高。一位基金经理指出,由于2011年资金收紧,进入加息通道,债券市场表现预计相对平淡,打新也需要谨慎挑选,债基的收益率预计将低于2010年,保守来看,一级债基一年下来收益可能在4%~5%之间。

  

    据一家基金公司提供的不完全统计,在2010年债券基金的全年收益构成中,参与打新、增发的贡献度达到40%左右。现在随着网下配售制度改革后,债券基金能不能中签那要凭运气。同时,随着破发面的扩散,原先的正收益变成了对业绩的拖累。因此,参与打新、增发,未来需要择优而从,谨慎报价。

  

    有基金经理进一步指出,2011年上半年可能会有多次加息,加息对债基操作会有重大影响,它会使得存量债券市值下降,新发债券利率上行,利于新基金建仓。对于老债基,一旦判断到加息的趋势,就要下调长债的比例,增加资金流动性,影响收益。

  

    其中,纯债对债基的盈利贡献相对较少,能提供超额收益的可能还在可转债市场。转债从2010年初的120亿元到现在约1000亿元,有了近七倍的扩容,使得转债市场更为稳定。目前待发行的转债有几百亿元左右,申购收益和二级市场操作都有较为明确的收益空间。不过,可转债的估值水平处于历史区间的高位,这是当前最值得担心的风险。操作上,要注意仓位的调整,适时兑现收益。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申银万国:2650点不是底 超跌反弹空间有限
下一篇:上海超面积新购房将按比例征房产税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