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财经 > 正文

中国明年将首次以购买力平价换算GDP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0-11-16 09:24:26  来源:《新世纪》-财新网  

 

    《新世纪》-财新网消息 2011年,中国将首次全面参与世界银行组织的国际比较项目(ICP),使得中国的GDP可以通过购买力平价(PPP)换算,与世界其他各国比较。

 

    近日,中国国际比较项目部际协调小组成立,由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等10个部门参与,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和财政部副部长李勇共同担任ICP部际协调小组组长。

 

    ICP是一项全球性统计合作项目,主要目的是测算各种货币的购买力平价(PPP),以便用PPP作为转换系数,将各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转换为用统一货币单位表示,从而比较和评价各国的实际经济规模和结构。

 

    2011年为全球新一轮ICP活动的调查基准年。从2011年1月开始,全球约180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开展ICP调查,整个活动预期2013年底结束。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首次全面参加新一轮ICP活动。按全球统一的时间要求,从明年1月开始,将在全国开展ICP调查。

 

    2005年,中国提供了11个城市的数据,首次参与ICP项目。世界银行根据这些数据估计中国当时的购买力平价。2007年12月,世行发表报告称,中国以PPP计量的经济规模在全球的比重为9.7%。世行承认此前高估了中国的GDP,并下调了中国的购买力水平。

 

    尽管如此,中国经济规模按PPP计算比按名义汇率计算要大很多。2007年底,中国在全球GDP中的份额按美元计仅为5%。很多新兴经济国家希望IMF在分配投票权时,将PPP列为考虑因素。

 

    2011年开始的新一轮ICP项目主要有三个目标:一是收集、编制和发布购买力平价数据,进行支出法GDP及其构成项目的比较,满足国际社会分析研究和决策的需要;二是测算贫困PPP数据,为“千年发展目标”的减贫监测提供统计依据;三是通过开展ICP项目,提高发展中国家统计能力,特别是国民核算和价格统计能力,改善宏观经济数据的可比性。

 

    名词解释:PPP

 

    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Gustav Cassel)在1922年出版的《1914年以后的货币和外汇》一书中,以较成熟的形式提出了汇率如何决定的购买力平价论: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是决定汇率的基础,汇率的变动是由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变化引起的。这一理论被称为购买力平价说(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人们对外国货币的需求是由于用它可以购买外国的商品和劳务,外国人需要其本国货币也是因为用它可以购买其国内的商品和劳务。因此,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相交换,就等于本国与外国购买力的交换。所以,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也就是汇率,决定于两种货币的购买力比率。由于购买力实际上是一般物价水平的倒数,因此两国之间的货币汇率可由两国物价水平之比表示。这就是购买力平价说。从表现形式上来看,购买力平价说有两种定义,即绝对购买力平价(Absolute PPP)和相对购买力平价(Relative PPP)。(《新世纪》-财新网)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79种医保药品设定最高零售价
下一篇:境外人员在华限购一套住房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