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财经 > 正文

中钢协:具备进口铁矿石资质企业数量将下降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0-08-04 09:34:07  来源:网易财经  

 

    网易财经讯 日前,中钢协表示,针对全球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强行改变铁矿石贸易模式,我国正研究建立铁矿石保障体系。

 

    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今日表示,我国铁矿石保障机制的建立已经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包括,对进口铁矿石企业的资质进行了调整,近期将公布具备资质企业的名单;同时,全面推行进口铁矿石的代理制;对进口铁矿石的流向进行审查,中钢协和五矿商会已成立审查办公室,对每一单铁矿石贸易进行审查,以规范铁矿石的贸易秩序。

 

    对于进口铁矿石企业资质的调整,罗冰生透露了两个基本思路,一是企业必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要强调更多注重节能环保。二是进口企业要保障资金的足够充裕以满足进口的需要。

 

    “总之,具备资格的进口企业总量会有所下降。”罗冰生强调,铁矿石保障机制的建立并不是政府行为,而是由钢协和五矿商会发起,由企业同意通过,完全属于企业行为。

 

    罗冰生用“胶着状态”四个字来形容目前铁矿石谈判的局面。他说,三家矿山公司无一家宣布谈判中止,钢企和三大矿山的谈判仍在继续。三大矿山作为供应商,强行改变长协机制,单方面推行指数定价,钢企普遍反对;国际铁矿石价格人为地大幅提高,矿山公司只顾追求短期暴利,其做法破坏了矿山企业和钢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剧了国际铁矿石海运市场的动荡。

 

    罗冰生指出,指数定价在实际执行中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本身没有代表性和权威性,不具备科学性。

 

    中钢协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以来,进口铁矿石连续三个月同比下降,4月份同比下降2.94%,5月下降2.92%,6月下降14.72%。罗冰生认为,造成进口连续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国产铁矿石总量明显大幅上升,上半年产量为4853万吨,同比增长28.1%,二季度国内产量比一季度增长37.61%。

 

    同时,全球粗钢产量(除中国外)上半年虽然同比增长34.3%,但仍然属于恢复性的增长,并没有达到2008年上半年的水平。罗冰生对此指出,除中国外,全球对进口铁矿石的需求仍没有达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铁矿石的供需关系和年初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对进口铁矿石的依存度在不断下降。”罗冰生指出。(江旋)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09年央企股份制改革加速 已掌控A股三成市值
下一篇:“刹车门”戏剧性翻案 丰田驶出阴霾仍待时日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