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财经 > 正文

国资委拟规范央企海外工程承包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0-07-23 09:38:5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讯 7月22日,本报记者从国务院国资委处获悉,其正在研究规范央企海外工程承包业务的相关措施。2010年年底前,国资委将完成在全国范围内的专项检查,其主要针对目标就是央企的对外承包工程管理。

 

    目前,我国海外工程承包业务已成为稳定外需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提供的数据,2009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全年新签合同额达1262亿美元,同比增长20.7%;完成营业额777亿美元,同比增长37.3%。其中,央企是我国海外工程承包领域的主力军。

 

    但近年来,中方企业在海外承包工程时,却意外频发。国资委规划局副局长张忠林指出,分包商自身素质和条件不够,对项目评估不足,加上项目所在地恐怖袭击、劳务纠纷等突发事件增多。

 

    2009年9月,山东电力基本建设公司总承建的印度电厂烟囱项目发生倒塌事故,造成当地数十名工人死亡。事件发生后,印度方面禁止89名中国工人及工程师出境,以协助调查。

 

    此外,葛洲坝国际工程公司的一位人士指出,在越南、非洲、东南亚等一些国家和地区,中国企业被卷入各种腐败案件,也给中国工程承包业务带来负面影响。

 

    央企海外工程承包业务的问题还在于,中国企业常在海外业务上存在恶性竞争。

 

    张忠林表示,在海外工程承包业务上,中国企业间的恶性竞争现象十分严重。上述人士也表示,海外项目一般采取投标形式,难免存在竞争,目前尚缺乏合适的利益分配机制。其中,不按规定提价是企业竞购项目的常见手段。

 

    近期,国资委已多次召集工程类央企开会表示,国资委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协调功能,避免中国企业在国外恶性竞争。对于屡次犯错的企业,将在放贷、资质等方面限制其海外工程承包业务的发展。

 

    张忠林对本报记者强调,原则上,国资委不允许中央企业让无资质的、与主业无关的企业挂靠从事对外承包工程业务。

 

    据本报记者了解,目前,有关部门已对海外承包工程资格展开重点检查,没有资质或资质不够的企业将受到处分。(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被罚绿豆企业缴纳罚金 继续寻求行政复议
下一篇:上半年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保持双降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