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财经 > 正文

西方重弹“人民币升值”老调意在转移视线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09-10-05 13:40:32  来源:新华网  

 

    据新华网消息 西方七国集团3日在土耳其城市伊斯坦布尔举行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时,再次要求中国人民币升值。明眼人一看便知,在全球亟须合力应对金融危机的当口,西方牵强地重弹老调,其真实用意是转移视线。

 

    众所周知,金融危机的背后是西方大国金融体系长期疏于监管和寅吃卯粮的消费方式、国际金融与经济体系不透明以及西方长期独揽国际金融话语权。国际社会广泛期待西方能检讨自身金融监管和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失误,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应对危机,但遗憾的是,一些西方大国却推卸责任,试图把所谓“人民币汇率被低估”与“全球经济失衡”相联系,并把“失衡”描绘成危机的主要原因。

 

    按照西方的逻辑,作为出口大国,中国应当提高人民币汇率,以减少出口,扩大进口,降低对西方的贸易顺差,从而在贸易领域实现所谓“再平衡”。显然,西方对中国在这方面所作的努力以及所取得的成效视而不见,或者说有意忽略。

 

    自2005年7月中国启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实现双向浮动,弹性增强,与国际主要货币汇率联动关系明显。汇改后的第一年里,人民币升值1.5%,第二年和第三年人民币分别升值5.5%和10.9%,成效有目共睹。

 

    改革使人民币实现了“稳中渐进”,符合市场预期。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这项改革合乎中国国情,有利于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

 

    事实上,西方发达国家贸易高逆差是现行经济格局的必然结果,不能错误地归咎于汇率问题。过去20年间,发达国家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低附加值制造业。在这种新的分工条件下,新兴经济体自然积累大量贸易顺差。而进口方面,发展中国家的低进口与部分发达国家实行高技术贸易壁垒密切相关。

 

    中国和西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但都面临结构性问题。正如西方需要逐步强化金融监管、改变过度消费习惯、强化实体经济一样,中国也需循序渐进地实施经济结构调整。当前,中国政府已经着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和扩大内需,但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

 

    毫无疑问,如果中国急剧拉高人民币汇率,便将严重扭曲经济发展的正常轨迹,西方国家也并不能因此减少贸易逆差,因为其他制造业大国将随即填补中国留下的空白。而一旦中国经济陷入低谷,西方国家相关企业势必遭受重大损失。所以,西方企图通过人民币升值来解决问题的做法既不利人,也不利己。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千余药剂22日起大幅调低零售最高限价
下一篇:中国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累计筹资近1140亿美元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