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财经 > 正文

社科院:居民消费仍然疲弱 通胀成后顾之忧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09-08-01 11:32:06  来源:东方网  

 

    据东方网 虽然第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大幅上升,但社科院世经所前日发布的今年第二季度宏观经济报告却给其泼了一盆“冷水”。该报告认为,目前我国居民消费仍然疲弱,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数据掩盖了这一事实。

    同时,昨日来自市场咨询公司尼尔森的第二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报告显示,虽然我国消费者信心从第一季度底部开始反弹,但仍未恢复到2008年下半年的水平。

    居民收入平均消费倾向降低

    社科院报告指出,从表面上看,消费的表现总体令人满意。今年前3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接近19%,与历年情况相比,处于一个正常的增速区间。

    但值得注意的是,该指标口径不仅包含了居民的消费,还包括了政府和企业的消费。

    该报告比较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可以粗略估算,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量中,政府和企业的贡献占到66%;而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消费,只能解释剩下34%的增长。”报告如是指出。

    同时,另一个显示消费疲弱的指标是居民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去年年底,我国城市居民收入的平均消费倾向达到0.74,但这一水平目前已降至0.65。”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徐奇渊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同时,过去农村居民收入平均消费倾向保持在大约0.6的水平,但目前已降至0.57。”

    通胀成消费者“后顾之忧”

    来自尼尔森公司的消费者信心指数调查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我国快速消费品销售出现了5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其中,4月份快速消费品的销售同比下降4%,5月份同比下降1%,到6月份后形势缓慢回暖,出现同比零增长。

    该报告显示,第二季度,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从第一季度的谷底水平 “89”上升6个百分点至“95”,但这一水平仍未达到去年下半年的消费者信心指数。

    “零售业的销售额之所以首次出现明显下降,主要是受降价风潮的影响。”尼尔森大中华区总裁马祺昨日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调查显示,商家为了促销而掀起的“降价风”,已经影响到零售业所有领域,消费者更愿意购买促销产品或者低端品牌的产品,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拉低了销售额。这一现象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以及省会城市更为明显。

    同时,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成为消费者目前的一大“后顾之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意愿。虽然今年6月份的CPI仍出现负值,但调查显示,有43%的被调查者预计在未来12个月内,物价会整体上浮。另有36%的被调查者相信房价还会在一年内继续攀高。

    “随着就业前景的改善,越来越多的被调查者对自身的收入状况变得更乐观。”马祺表示,“但是消费者对未来一年内的开支仍然持很谨慎的态度。第二季度,消费者在未来6~12个月内的消费意愿,比第一季度有所降低。”

    一年后消费或现大幅萎缩

    昨日,社科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斌对 《每日经济新闻》表示:“从中短期看,一年之内我国居民消费会保持稳定。但由于政府目前采取的刺激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提振消费,所以一年以后消费仍有可能出现大幅萎缩。”

    尼尔森报告对刺激国内消费需求提出政策建议。该报告指出,不同的产业和地区提供了不同的提振内需的机会。

    调查显示,一线城市的消费者手头有“闲钱”后,除了买股票和基金之外,有47%的消费者选择通过旅游、度假的方式消费。而来自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的调查者的消费倾向则是“教育”。在上述不同级别的城市中,有高达55%~60%的消费者选择将生活之外的余钱,用于对子女投资教育;同时有37%~40%的消费者选择对自身成人教育和培训进行投资

    马祺对此指出,省会城市、地级市和县级市将为推动内需提供更多机会;教育、旅游和娱乐产业,将为扩大消费提供广阔的市场。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任志强:我不会用“唱空房价”来欺骗民众
下一篇:国家税务总局:非居民企业股息征收10%所得税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