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财经 > 正文

需要多少钱够养老?养老规划宜尽早开始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09-05-05 11:50:55  来源:搜狐财经  

 

    没有任何一种养老规划的方式是百分之百完美的,但是如果投资者能更早的考虑养老规划、更早的采取行动,养老问题也就能更早的得到解决。

 

    笔者所在的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公司近期针对国内养老市场进行调研,结果显示,2/3的受访者希望在60岁之前退休,但69%的受访者进行养老资产的储备不超过5年,有些甚至完全没有开始,仅有15%的人制订了详细全面的养老规划。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在人生理财规划中,许多人重视子女的教育规划、3-5年内的短期理财目标规划,却往往忽视了自身的养老规划,这个现象值得警惕。其实,及早进行养老规划,补充和建立私人养老机制是非常必要且迫切的。

 

  按照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的通行标准: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人口达到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7%,就可视为该国已进入老龄社会,目前,有媒体报道披露:“中国60岁以上人群比例已达到11.12%,2001年65岁以上人群比例就已达到7%,中国现阶段的老龄人口达1.32亿,占实际老龄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占亚洲老龄人口的二分之一,是世界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事实上,迈入老龄化的国家就意味着老人整体数量在不停的增加,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中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显著特点是广覆盖、低保障,而且覆盖的比例将会越来越高,因此,仅靠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很难满足国民越来越多的养老需求,甚至是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专业数据统计显示,30年后,社会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在职收入)将达到30%-40%,而要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社会养老金替代率需要达到70%以上。因此,除了社会保障体系提供的养老金以外,还存在至少40%的养老金缺口,建立完善的养老机制迫在眉睫。在此,我们不对到底需要多少钱完成养老需求进行探讨,因为养老的方式因人而异,我们只是希望讨论一下有哪些养老方式值得去准备,比如是参加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还是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是投资金融资产还是投资固定资产等等。

 

  投资者该如何建立有效的个人养老机制?笔者认为除了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和购买一些商业保险以外,下述两种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是投资者可以建立稳健型投资组合,将资产的一部分投入到养老规划中,比如采取组合式基金定投计划。投资者可以用10-30年的时间定期将资金投入到基金中,通过长期投资,分享资本市场和时间复利的收益。而在退休后30年左右的养老生活中,可以定期定额提取资金作为养老金,这种蓄水池的投资方式是应对养老问题的有效工具。与此同时,在资产配置上,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增加不动产和黄金实物的投入等,来有效分散投资风险。

 

  二是可以建立保守型投资组合——储蓄。一般而言,大多数人的储蓄高峰在30-50岁之间,投资者如果在这段时间具有稳定充裕的现金流,那么最保险的储蓄方式可以帮助投资者实现养老目标,完成养老规划。但是,由于储蓄利率很难战胜通货膨胀率,所以储蓄也面临购买力下降的风险。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养老规划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但是对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准备缺乏信心和了解,对此的建议是需要提高自身的理财能力和自我的理财知识,同时针对养老问题需设立一个长期的理财投资规划,并坚持执行。诚然:没有任何一种养老规划的方式是百分之百完美的,但是如果投资者能更早的考虑养老规划、更早的采取行动,养老问题也就能更早的得到解决。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流感影响中国经济的几种可能
下一篇:巴菲特:中国是美外债受害者 产品换来纸片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