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财经 > 正文

着力推进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09-04-30 10:36:02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速度不快,这是麻江的县情。如果不能及时理清发展思路,有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麻江县同省、州以及其他县市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麻江属于“欠开发、欠发达”的较低层次的山区农业县。要尽快解决贫困落后问题,关键还是要加快科学发展的速度,壮大县域经济,这既是全县的工作目标,也是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最终落脚点。在当前要抓好的一个工作重点就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推进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现代农业是以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为标志的新型农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突出特、优、快。根据全县交通区位优势以及“一高一快”即将开通的机遇,紧紧围绕锌硒优质米、蔬菜、红蒜、烤烟、优质果品、优质畜禽“六大产业”,努力培育在珠三角市场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三大主导产业,即“两种一养”:把以蓝莓为主的优质果品种植、特色蔬菜种植和畜禽养殖三大主导产业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做大做强。在工作措施上:一要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手段,快速提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二要以农业龙头企业和大户带动,加快建立企业、基地、农户“三联动”机制,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三是积极争取项目支持。要求县直有关部门抢抓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新增投资项目的机遇,着力从基础设施、基地建设等各个方面扶持企业争取项目,提供强有力支撑。四是实施贷款贴息政策。切实帮助农业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解决在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各个环节中的实际困难,积极实施贷款政府贴息的政策,支持企业和种养大户把产业做大,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落实到工作中,就是要抓住民生这个根本,因此,关注民生是壮大县域经济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只有不断改善民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促进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使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一是要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思路,切实解决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认真解决零就业家庭困难,加强高校毕业生、退伍转业军人、残疾人就业指导和服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二是要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进一步巩固“两基”攻坚成果,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继续教育,重视学前教育。逐年增加经费投入,改善县、乡、村三级卫生网络基础设施,加强农村卫生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率,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等问题。要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传承与开发,大力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要加强社会管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抓好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专项整治行动,不断完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抓产业发展是基层党组织工作的中心,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带领广大群众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特”的产业品牌。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作用。各级基层党组织要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重要职责,要以“三助三好”(三助:即帮助农民转变思想观念、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技能、帮助农民筹措资金和项目,三好:即要求农户要找准一条好路子、学会一门好技能、争做一个好家庭)为载体,切实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构建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壮大县域经济必须把全县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把各方面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来。

 

                                                       (龙世勇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凯里商品房销售下滑
下一篇:解读政府加大家电下乡实施力度新举措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