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加快全县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工作,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活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统筹推进医共体建设。黄平县按照医共体定编定岗不定人的工作思路,积极谋划,由县委编办牵头,会商县卫生健康局“四步”法制定核编测算方案。
一是定总量。按照总量控制原则,在2020年医疗卫生系统决算统计编制数据总量限额内,统筹调剂各医疗卫生事业机构编制。
二是划底线。组织相关人员学习 《贵州省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88]省编字第54号 )、《贵州省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标准(试行)的通知》(省编办字〔2010〕45号)等文件精神,准确把握各类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核编标准及具体要求,结合医共体的规划建设体系,立足乡镇基层医疗服务功能,科学测算划定乡镇卫生院的最低编制数量。
三是调空编。划定各乡镇卫生院最低编制数量后,将其所有剩余编制集中调整到医共体统一管理,其人员也同步统筹调整,人员编制平衡调配,避免出现超编配人情况。
四是补员额。结合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县级财政实际,在2017年核定公立医院备案员额编制的基础上,拟适度规模新增员额作为医共体编制资源紧缺的补充,同时也利于外聘医护人员的稳定和减轻医共体运营压力。(蒋玥)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