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实行网上统一申报、推荐,申报平台为贵州省科技业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那么,申报人才需要符合哪些要求呢?咱们一起来看看——
申报人才需符合:
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创新思维,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一线从事研究开发工作,研发方向符合科技前沿发展趋势或属于国家和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业领域。
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崭露头角,已取得一定高水平创新性成果,在所在行业或领域业绩突出,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具有较大的创新发展潜力。
优青科培养计划自实施以来,截止2018年,遴选、培养了十一批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以下简称“优青科培养对象”)共309名,共投入专项经费7000余万元!
据统计,在培养期内,前八批优青科培养对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97项,获得经费支持2800余万元,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204项,获得经费支持4000余万元;
在省级以上刊物共发表学术论文797篇,其中在国内权威刊物发表87篇、被SCI收录129篇、被EI收录106篇,在国内核心及重要刊物发表475篇;出版专著、教材47部;
获得国家级奖22项,省部级奖166项;获得国际授权专利14件、国内授权发明专利132件、软件著作权登记38项;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近466人次。(金妮)
延伸阅读:啥叫“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
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
“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优青科培养计划”)是由贵州省科学技术厅牵头,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财政厅七家单位共同组织实施。
自1996年启动实施以来,注重人才作用发挥,不断完善评价机制,建立分类评价体系,严格选拔标准和程序,已遴选了十批具有发展潜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作为重点培养对象。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