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身份证的诞生需要经过多少道工序?如何确保群众在15个工作日内领到证件?3月21日,记者从贵州省公安厅治安总队居民身份证制作中心(以下简称制证中心)了解到,为应对春节办证高峰,进一步提高制证效率,制证中心在启动应急工作机制、优化生产线的同时,还对制证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高峰期日制证量突破4万张。
2月26日至3月16日,制证中心春节办证高峰期为群众制作和发放居民身份证54万张,整个制证高峰时段没有接到一起群众投诉。
“一张身份证从提交申请到投递完成,需要经过近二十道工序”。制证中心主任告诉记者,80%的制作流程已实现自动化,少数几个需要人工操作的环节制约着整体效率的提升。比如预定位处于制证生产初期环节,长期需要依靠人工来完成,成为制约制证生产的瓶颈。
技术升级后,只有极少机器无法识别疑难证件才需要人工预定位
2018年春节返乡群众办证高峰来临前,制证中心经过调研,引进了全自动拼页机,有效解决了预定位环节效率低下的问题,日均制证量从1.6万张提升到近4万张。制证设备的升级不仅有效应对了高峰期制证需求,还有效降低了废品证件产生率。
从数据到车间,再到生产制作完成交邮政投递,一张身份证在制证中心的时间只有3个工作日,每个生产环节都有严格的时限要求,确保兑现贵州公安15个工作日内群众领到身份证的服务承诺。(赵紫怡)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