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每周人物 > 正文

苗药经典传承者,脱贫致富带头人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8-06-20 09:13:44  来源:黔东南微报  

 “病人千辛万苦来找我看病,是他们对我的信任,我得对他们负责。”王增世 出生于苗医世家,是家族的第八代苗医传人。在40多年的行医生涯中,王增世恪守“治病救人”的祖训,成功救治了数千名患者,也得到了乡亲们的信任。

 
  “只盼这些草药能让我父亲维持更长的生命,我就心满意足了!”6月8日,早上8点,来自湖北鄂州的高惠军,背着行囊,一路寻找,来到雷山县望丰乡公统村的回生苗医堂。求医心切的他,看着苗医堂里随处可见的锦旗和忙着给患者抓药的王增世,心中充满了热切的希望。

  高惠军告诉记者,他是湖北人,在广东打工,父亲去年患了肺肿瘤,经过多次放疗与化疗,病情不见转好,肿瘤已经扩散。看着父亲的身体一天天被病魔摧垮,他在全国各地寻医问药无果,在朋友的推荐下,千里迢迢来到雷山,找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医药传承人王增世。

  一上午,记者看到,像高惠军一样来自全国各地找王增世看病的患者达数十人。王增世忙着开方子、配药、抓药,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





  王增世出生于苗医世家,是家族的第八代苗医传人。俗话说:“千年苗医,万年苗药。”从小,他就跟父亲上山采药。茫茫雷公山上形态各异的花花草草,在这对父子眼中,都是能祛病强身的良药。得益于父亲的引导,机灵的王增世12岁开始学习配药,21岁已能独当一面。

  在40多年的行医生涯中,王增世恪守“治病救人”的祖训,成功救治了数千名患者,也得到了乡亲们的信任。不少祖传秘方,都是在他给别人治病过程中,由一些老人传授给他并积累起来的。

  “病人千辛万苦来找我看病,是他们对我的信任,我得对他们负责。”时间已是中午12点过,招呼完一批又一批的病人,王增世终于挤出空闲与记者交谈起来。

  王增世:“苗族医药在日本、越南及东南亚其他国家都有发展。我在40多年的行医过程中,不断学习、积累、传承、总结苗族医药文化,感到有一种责任,就是必须把这个宝贝流传给我们的后代。”

  苗族没有文字,所有的药方都通过口传,记在了王增世的大脑里。作为苗族医药的传承人,为了让它能够持续传承下去,他打破了传男不传女、不传外的旧规,不仅让家中的儿女、侄女都掌握了苗医知识,还陆陆续续招收了不少学徒。

  “小时候大伯就带着我们上山认药,新鲜的草药和晒干后的草药颜色是不一样的,必须辨别清楚。”王秀珍是王增世的侄女,如今也是王增世的得力助手,帮忙给病人开方子,打理苗医堂的日常事务。王秀珍说,比起大城市的绚丽多彩,自己更愿意守着家乡的绿水青山、守护山里的原生态草药和苗医药文化。

  凡是找到王增世看病的人,只要有需要,他都会包吃住。很多人说他傻,不会赚钱。每当这时,王增世都会坚定地说:“我不是生意人,我是在救人。”

  来自四川的黄超,3年前因为骨质增生的困扰,几番周折找到了王增世。“都说王医师看骨科效果很好,我就来了。他看我困难,不收我的钱,我在这吃住一个多月,病慢慢好了,我就选择留下来帮他服务。”黄超告诉记者,他是个单身汉,四海为家。从病人到学徒,他的初衷只是为了感谢王增世的慷慨相助,后来王增世教他认药、配药,渐渐喜欢上了苗医药文化。“王医师治好了我的病,还给了我一份工作,每个月4000多元的工资,我很感激。”



  “很多人会好奇,同样的药,为什么苗药效果会强很多。因为我们采用的都是纯野生的植物。”王增世告诉记者,今年五月他到广东佛山等地考察中草药种植,发现市面上的草药都以人工种植为主,生长周期短等因素对药效有一定影响。这次考察让王增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特殊的草药,在特定的地方才能生长,生态保护非常重要。依托雷公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我打算在望丰乡附近流转1000亩土地,让村民在自家的土地上培植野生药材。”王增世说,这不仅是保护野生草药的一个好办法,也是让当地村民依托山地资源优势,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增收致富的好途径。

  王增世不仅仅是远近闻名的苗医,还曾担任过村党支部书记。随着寻医问药人员的日渐增多,2016年王增世扩建了房屋,设置有诊疗室、药房、住院部等,为病人提供了舒适温馨的疗治环境。为了专心看病,他辞去了村干职务。但是,他心里并没有忘记村里的贫困户。

  据了解,常年在苗医堂帮工的村民就有20余人,包括贫困户、残疾人。他们根据自身的能力,做着不同的工作,每个月平均能有3000多元的收入。

  王增世除了以苗医堂的经营来帮助村民就业以外,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还带领村民抢抓西部大开发和“两山”扶贫攻坚的机遇,通过雷山县扶贫办的牵线搭桥,获得浙江省宁波市资助3万多株科技杨梅苗,发展起了杨梅产业。目前,公统村已建成高标准科技杨梅基地1200亩,户均4.5亩,成为该村支柱产业之一。

  王增世说:“我们望丰乡山好水好,是病人疗养的好地方。下一步,我准备依托苗医药生产示范基地,争取国家支持,利用公统河和乌尝河流域繁茂的森林植被,推动公统村发展生态休闲康养和农文旅一体化产业,通过更多的项目发展大健康产业,让全村群众都能奔小康。”目前,国务院扶贫办的领导和一些州领导已前来考察了该项目。

  “苗医的传承从来都不只有我一个人,我个人能做的也是微乎其微。”王增世希望不断加强对苗族医药文化遗产的宣传,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识,使苗族医药技艺获得更好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发展。(康莉 王道东 杨光洪)

责任编辑:杨秀先【收藏】
上一篇:顾平业: “我还想再在村里留两年”
下一篇:巧手剪出幸福来 ——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剪纸传承人姜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