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每周人物 > 正文

守牢发展底线篇 | 回村创业当“明星”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22-12-22 11:23:11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黄平县重安镇清水江村党员:潘秀旗
  12月20日 星期二 阴
 
  凌晨5点,我被呼呼作响的寒风吵醒。作为养猪人,我首先担心的就是猪栏的保温布是不是严密,“猪娃”们有没有被冻着。来不及细想,我赶紧穿衣起床。


每天一早,潘秀旗(左)就开始生火煮猪食
 
  对猪栏进行全方位巡查后,发现有几处有点灌风,好在我前两天新买的保温布十分牢固保暖,没有对“猪娃”们造成大的影响。修补好保温布后,我开始为它们准备吃食。
 
  年终来了,大猪几乎都销售完,只剩了部分种猪、母猪和刚下的30头猪仔,这是明年的希望。母猪和幼崽身体虚弱,要营好干净温暖的产后环境,自然要比以往更加上心。


潘秀旗(左)细心地照料刚生产的母猪和小猪
 
  大约8点过,村民杨正芳过来了,开始检查猪群粪便,进行清洁消毒,我负责处理伤病猪和妊娠猪。
 
  杨正芳年已六旬,做起事来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从我回村办养殖猪到现在,他在这里已经工作了6年,工资也涨到3000多元,早已不再是贫困户。
 
  贫穷、辍学,离家、打工,是我们清水江苗寨很多年轻人的命运,我也没有例外。后来在州府凯里的工地打工时,了解到别人养猪十分赚钱,于是萌生了养殖的打算。
 
  从2006年到2016年,我在凯里一边打工,一边租场地进行小规模养猪。从基础消毒开始,到处理伤病,不断地学习理论,不断地付诸实践,终于有了一些积蓄。
 
  2016年,考虑到凯里场地租金越来越贵,我有了回村创业的打算。但是回村后却找不到合适的场地租用,只好新建养猪场。建完猪场后,几乎没有余钱进行后续生产了。
 
  正当我想打退堂鼓时,村党总支抛来橄榄枝,他们一直关心党员的创业发展,通过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给予最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并对接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技术人员给予指导帮助,鼓励我一定坚持下去。
 
  在村党总支的支持下,我咬牙坚持,渡过了难关。几年来,我的养殖场慢慢发展到600平方米,规模最大时生猪存栏达200多头。
 
  一人富,不是富。看到部分邻里无经济来源、生活困难,我主动向村党总支书记提出,愿意吸纳贫困群众到自家农场就近就业。通过利益联结,分红给107名贫困户。
 
  村里很多人看到我养猪有赚头,都开始学我养猪,规模不大,但是需要处理的问题一个不少。有时候我会去帮他们为猪看病打针,教一些养殖知识,协助解决一些滞销难题。
 
  2018年,我的猪场的猪因受非洲猪瘟影响,几乎全军覆没,附近养殖散户也无一幸免。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村民为了生计,又要离开家乡外出打工。
 
  “你也出去打工吧,累是累点,不用承担什么损失。”妻子劝我。
 
  “水有源,树有根,党的恩情比海深。”我深知,没有党总支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
 
  “为了村里的产业发展,我不能走,我走了,人心就散了。”我告诉妻子,我要守在这山上,守住这养殖场。
 
  有技术、有场地,慢慢地,我的养殖场恢复了正常生产。村民们也放下顾虑,5头10头地又养起猪来。


潘秀旗细心地照料着猪崽们
 
  “你现在是村里的大明星了,回家来总是听到你名字。”村民杨虎春是土生土长的清水江村人,在外务工5年多,虽然打工收入比种地要高很多,但他一直想回家照顾父母和陪伴孩子。听党总支说了我返乡创业的事情后,杨虎春和爱人毅然放弃在外稳定的工作,回到了老家,利用攒下的10多万元资金,开始创办养牛产业。
 
  我不是什么明星,作为一名党员,只想做一个创业带头人。如今,村里越来越多的人返乡创业,向党支部靠拢,全村初步形成“支部引领、党员示范、能人带头、村民参与”的产业格局。(李田清、王佳丽、魏丽萍、刘军/整理 姚宁/摄影)
责任编辑:叶敏【收藏】
上一篇:守好乡风文明篇 | 给家乡“一键美颜”
下一篇:最后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