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班线客运是农村群众出行的主要选择方式。目前,我省农村群众出行依然沿用传统方式,到就近的客运站搭乘客运班线,群众出行不便依然是制约农村发展的因素之一。为进一步方便农村群众出行,同时提高农村班线客车的上座率与运行效率,省交通运输厅建设完成了“通村村”平台,并在雷山县试点成功。该平台利用大数据为农村老百姓出行提供班车实时查询与预定、包车、定制班车等服务,村民只需通过手机就可以进行班车查询与预订等,着力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难,农货出山入山难等问题。这是通过“互联网 ”技术解决部分村寨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的重要补充。
根据推广目标,今年年底前,完成3个市(州)平台、35个县(区、市)平台建设与应用推广工作;2018年底前,完成所有9个市(州)平台、88个县(区、市)平台建设与应用推广工作,完成省级平台与市(州)平台、县(区、市)平台的联调联试,基本实现全省农村客运网上运力调度全覆盖。2020年“通村村”平台将在全国推广。力争做到知晓率100%,下载率达50%。同时推动“车辆动态监控系统”、“运政管理系统”数据与“通村村”平台数据共享。让大数据给偏远农村群众搭建一条便捷的出行服务信息通道。
据省道路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村村”有3大创新,增加了农村校园定制班车功能。由学校提交学生往返数据后,平台通过算法提供最优车辆调配方案并完成调配工作;
增加了农村物流功能,借助客运车辆实现了农村小件快运最后一公里当日达、农特产品即日出的要求。帮助农民寻找最近、最优的运力解决生鲜瓜果等大规模农产品的运输需求;
增加了行业监管功能。系统可对全域内所有运营车辆的位置、速度、超载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王芳)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