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贵州人才资源总量要达530万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6-03-24 10:36:51  来源:贵州商报  

 

  “十三五”期间我省着力打造“人才创业首选地”

  人才资源总量要达530万

  3月23日,第四届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组委会向媒体透露,以打造“人才创业首选地”为目标,“十二五”期间,贵州省人才资源总量由205万人增至367.30万人,人才贡献率从2010年初的14%提高到20%;近5年来人才增长数达到了全省55年来人才总数的四分之三,势头快速迅猛。

  展望“十三五”,贵州省提出人才资源总量达到530万人的目标。

  晒成绩:“十二五”贵州人才规模不断壮大

  “十二五”以来,贵州省大力实施科教兴黔、人才强省战略,切实加强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全省人才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人才规模不断壮大。到2015年底,全省人才资源总量367.30万人,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提高到13.0%。尤其在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助力下,全省共引进海内外各类人才7.58万人,其中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3万人。同时,采取兼职、科研合作、技术入股等方式“柔性”引才引智,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引进高层次外国专家1976人次。尤其是举办三届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现场接待各类人才10.8万人次,现场签约8842名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其中:博士1968人,硕士5765人。

  人才载体平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省加大载体平台建设的投入,省级财政投入13.85亿元带动全省各地各单位加大载体平台投入力度,在全省建成了涵盖农业、装备制造业、能源原材料产业、制药业、酿酒业和社科、管理等多个领域或行业的100个人才基地。建设贵阳高新区人才特区,建立院士工作站5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43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57个、技能大师工作室62个,建成国家级、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112个,重点实验室16个,企业技术中心178个,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1个,建成国家公务员特色实践教育(遵义)基地。

  谋发展:“十三五”全省人才年均增长8%

  正如本届人才博览会的主题“广聚天下有志英才共推贵州同步小康”,“十三五”,贵州的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人才资源总量进一步扩大,人才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每万劳动者中研发人员、人才贡献率、人力资本投资占生产总值的比例等人才发展主要指标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规模不断扩大。全省人才资源总量达到530万人,年均增长8%。其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74万人,专业技术人才159万人,技能人才170万人,农村实用人才108万人。

  结构更趋合理。高层次人才占人才资源总量的14%,高、中、初专业技术人才比例调整为10.2:32.4:57.4,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总数的22.82%,新兴产业中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所占比例有新的增长。

  素质稳步提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38.0人年。

  创新竞争优势明显增强。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显著增强。人才贡献率达到23.6%,每万人拥有的发明专利数达到2.1万件。在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建成200个人才基地,形成150个创新能力较强的人才团队。

  数据说:2020年,重点产业人才达到30万

  突出创业创新人才开发。到2020年,研发人员总量要达到10万人年,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达到1000人左右;创新团队达到150个;创客群体达到1000个。

  加快重点领域人才开发。根据我省工业强省战略和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围绕“五大新兴产业”“五张名片”等重点产业领域,“5个100工程”重点发展平台,着力加强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旅游业、金融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和现代农业等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和高精尖人才开发。2020年,重点产业人才达到30万人。

  创业创新人才开发工程。到2020年,培养引进100名领军人才、1000名创新创业人才、10000名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选拔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00名,形成创新能力较强、产业技术突破的创新人才团队150个。

  新型智库人才储备工程。到2020年,培养选拔30名省核心专家、300名省管专家、300名“甲秀人才”,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3个和技能大师工作室18个。培育50个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造就一批社会科学领军人物。

  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每年遴选10名左右争取成长为“两院”院士、国家“万人计划”第一、二层次专家、“863”和“973”等重大科技项目首席科学家等国家级人才,100名左右成长为在本研究领域有较大或持续影响的领军人才,1000名左右成长为省内相关领域的学术技术带头人。

  作者:胡锐
 

责任编辑:吴茜岄【收藏】
上一篇:贵州省高考体育专业考试 17382人报名 创新高
下一篇:贵州省启动新一轮民生项目专项监察工作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