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 李浩 摄影报道)6月15日上午,丹寨县境内依稀下着小雨,天空中云雾缭绕仿若仙境。参加“百名社长总编看大美黔东南”活动的一百多名社长总编走进云上丹寨卡拉村,深入采访这里古老传统手工编织的鸟笼、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锦鸡舞》等。
“鸟笼是怎样生产的”、“目前一天能生产多少个”、“一年销售多少个,收入又是多少”,当日上午,刚到达“鸟笼编织艺术之乡”卡拉村村支书王玉和家门口时,社长总编们被眼前的鸟笼所吸引住。
还没等主人家介绍,就主动问起鸟笼的生产、销售、收入等问题,并及时将所了解的问题写在了采访本上,“‘支部+合作社+农户’和‘支部+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生产鸟笼,使之成为了卡拉村的‘金饭碗’”来自重庆江津日报社的编辑龙春梅说,这是非常值得借鉴的一种致富路。“卡拉村这些好的经验做法我们那边也是可以借鉴的,回去之后一定要在我们江津好好宣传下”龙春梅说。
在现场,来自新疆伊犁日报社副总编沙吾来提也对鸟笼很感兴趣。在得知鸟笼才几十块钱的情况下,他掏钱买下一个鸟笼。“带回新疆给同事和朋友看一看。”沙吾来提说。
在看见沙吾来提买下鸟笼,龙春梅也花费几十元买下一个鸟笼。她告诉记者,自己并不喜欢养鸟,但鸟笼十分有特色,所以决定买下一个回家做纪念。
在随后观看的演出中,丹寨县先后推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锦鸡舞》,还有刚刚荣获黔东南州第十一届文艺汇演器乐类比赛一等奖的《苗寨》,更有贵州著名作词家玉镯儿老师现身,与大家同唱她创作的《我在贵州等你》歌曲,将现场推向高潮。
值得一提的是,当日在观看演出过程中突降大雨,可演员精彩的演出吸引着各位社长总编不忍离去,在坚持看完演出后,各位社长总编才跑到凉亭避雨。
“每一个节目都具有民族特色,苗族多才多艺的姑娘和小伙子们用歌舞、器乐传递热情、表达深情,让异乡的游客感受到了苗族本土文化、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是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新闻传媒中心总编室主任保永琴对丹寨精彩演出的评价,她表示,以后有机会,一定还要深入丹寨进行采访。
当日,百名社长总编还走进黎平县肇兴侗寨进行采风,下一步他们还将深入锦屏、镇远等地。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