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清华大学硕士当村支书 成为红枫湖畔“守望者”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5-12-09 09:02:31  来源:多彩贵州网—贵州日报  

  松林村的鸡窝组、松林组、茅草组,犹如三片树叶,坐落于红枫湖畔,四面环水。

  天刚蒙蒙亮,冉太洪便提着竹扫把,沿着湖边新修的石板道往前走。薄薄的晨雾笼罩下,群山如黛,飞鸟低徊,湖中心停留着两条木舟,有人正戴着草帽独坐垂钓。

  前方就是目的地“守望林”,冉太洪看见一个清瘦的身影,他高兴地大喊:“李支书,你也在啊!”戴着眼镜的李博洋转过身来,熟络地打招呼:“嗯,我过来看看树长得怎么样了。”

  也难怪冉太洪表现如此兴奋,因为他碰见了村民们最为喜爱的红枫湖“守望者”。

  “守望者”其实很年轻。2014年夏天,刚从清华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李博洋背着简单的行囊,来到贵安新区马场镇松林村任村支书时,眼前景象完全出乎他的想象。

  “那么美丽的村庄,竟然一穷二白。”李博洋看到了令人惊艳的青山绿水,也看到了这个贫困村的窘迫:“当时村民就依靠最简单、最传统的农业生活。人们总是抱怨这片湖,因为居住在水源上游,不能大规模养殖,更不能发展工业。”

  该怎么来改变现状?李博洋没有气馁,他下定决心:一定要鼓起老百姓的干劲,想方设法在守护生态的底线上谋求脱贫出路。

  这位“85后”的青年意气风发,敢想敢做。他运用互联网传播思维,提出“红枫湖守望者”的理念,对内凝聚人气、发展特色旅游和农耕文化,对外打造品牌、吸引人气。按照他的构想,要逐一建设“守望林”、“守望田”、“守望营”、“守望寨”,既能守土固水,又能发展经济。

  先打基础。李博洋陆续争取到220多万元项目资金,使松林村第一次有了路灯、广场和公厕,也有了直达贵安大道的通村路和通向红枫湖的石板路。

  湖畔土地肥沃,李博洋邀请母校的老师和学生,带头植树造林。不到半年时间,桂花、银杏、桃树、李树、水柏杨布满村庄,村民也纷纷主动加入植树护树队伍,“守望林”面积增大。

  12月3日,贵州宏锦园绿化投资公司总经理黄和平驱车来到松林村,和当地村民商谈“QQ农场”的建设事宜。作为“守望田”的一部分,李博洋和老百姓商量,想将村里50多亩土地流转出来发展农耕体验园,吸引城里人来认领一块土地养殖瓜果蔬菜,村里人则负责管护。同时引进种植360亩猕猴桃。李博洋通过互联网线上线下,为猕猴桃的销售打通了渠道。“细细算下来,‘守望田’的产值将比原来单纯种玉米白菜翻好几番呢。”

  今年春天,清华大学校党委学生部和校团委的20余名师生来到湖边树林露营,夜晚繁星璀璨,凉风徐来,远处岛屿朦胧如一副泼墨画,令大家念念不忘。李博洋看在眼里,又心生一计。他继续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希望修建一条环湖慢行道,同时联系西南和省内山地自行车协会等组织,想在湖畔设计自行车营地, 让“守望营”名副其实。

  有梦想,谁都看得见。今年8月,李博洋调任相邻的另一个贫困村马鞍村任村支书。离开松林那天傍晚,松林村村民依依不舍地相送,而马鞍村的村民也已听闻消息,盼着新支书到来,带领他们脱贫奔小康。

  而李博洋,却要将“守望者”的理想和职责继续下去:“镇里已经向贵安新区反映,计划把松林、马鞍以及附近的几个村庄连成一片,进行整体打造,建设成为红枫湖畔最美最富裕的家园。”(王璐瑶)

责任编辑:杨平【收藏】
上一篇:贵州:抓紧研究组建扶贫开发投融资平台
下一篇:部分小区居民怕辐射 宁愿没信号 不准建基站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