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贵州中医药剑指千亿产值 经济、扶贫和生态共赢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5-08-26 14:23:08  来源:贵州商报  


  8月24日,贵州省中药材产业发展推进会在安顺召开,会议提出到2020年,使全省中药材保护抚育和人工种植面积稳定在600万亩以上,实现中医药综合产值1000亿元以上,全面提升民族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竞争力,把我省建成民族药产业大省。

  我省是全国中药材四大主产区之一,又是全国重要的动植物药材种源地。近年来,我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把中药材产业纳入“五张名片”,坚持把发展中药材作为大健康的首要产业,遵循山地经济发展规律,培植后发优势,着力抓好基地建设、种子种苗繁育、龙头企业带动、园区建设等重要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2014年底,全省中药材种植及保护抚育总面积达到511万亩,总产量155万吨,实现产值120亿元,中药材总面积居全国第3位,太子参、石斛、天麻、杜仲、薏苡、刺梨等面积、产量居全国首位。中药材种植辐射农户226.28万人,其中贫困人口98.07万人。通过金(山)银花、太子参、头花蓼、钩藤、艾纳香、刺梨等品种的大面积种植,助推了石漠化治理,昔日的荒山穷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实现了经济、扶贫和生态“三项效益”共赢。

  在中药材发展中,我省各地采取“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订单农业”、“保底收购”等方式,增强了中药材品种集聚效应和规模优势。截至目前,单品种种植规模上万亩的品种达到47个。全省23个中药材产业园区种植面积49万亩,中药材初加工规模不断扩大,产值5.60亿元。中药材产业园区异军突起,成为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同时,施秉太子参、赤水石斛、龙里的刺梨等27个中药材品种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何首乌、太子参、头花蓼、淫羊藿、金钗石斛种植基地通过国家中药材GAP认证。这些品种在种植规模、药材产量、市场占有率、综合产值等方面都达到了全国领先水平,成为在全国有定价权的当家品种,持续提升了贵州中药材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随着中药材产业发展,医药产业迅速壮大,益佰、神奇、百灵、信邦、同济堂、威门等制药企业风生水起,全省共有上市企业11家;药品生产批准文号2317个,药品品种1327个,其中独家品种336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药独家品种154个,苗药成为全国销售额最大的民族药。

  依托优质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品牌响亮的苗药企业,我省提出2020年全省中药材产业面积要稳定在600万亩以上,提高质量和效益,努力打造千亿元产业。加强园区建设,打造一批中成药提取、原料药、大健康产业等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基地。培育经营主体,形成一批对行业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大型企业集团,组建创办各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社,积极发展家庭农场。提升知名品牌,巩固提升“黔药”、“苗药”等品牌形象,加快建设无公害绿色有机中药材产品和地理标识认证,建设中药材电子商务平台,构建信息灵敏、高效便捷的营销渠道。同时把以苗药为代表的民族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后续支柱产业给予重点扶持,全面提升民族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竞争力,把我省建成民族药产业大省。

  作者: 杨小友
 

责任编辑:吴茜岄【收藏】
上一篇:《贵阳市大数据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出炉
下一篇:贵州省网信办依法关闭12家违规微信公众号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