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工商局联合省商务厅,在全省启动为期半年的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合同格式条款专项整治行动。
贵阳市民刘先生过年前在广州湾美发店充值会员卡,3月17日路过该店时,在大门外看到该店贴出的一张租赁公告,一打听才知道店铺已经关门。
刘先生说,办卡时他本想换个卡的编号,但店员说卡是按顺序发的,刘先生是第196个办卡的,编号就是“196”。算下来该店办了约200张会员卡,按照每张最低充值200元来算,至少卷走了4万元。
市民李女士也因为办理预付卡而上当受骗,她在北京路一家美容院办了2000元的美容卡,后来因为工作繁忙,便没去店内消费。一年后,她突然想起那张卡上还有45次没有用完,再去该店消费时,发现这家店已经没了。她向附近商铺打听,都表示不知道该店搬去了哪里。
据了解,单用途商业预付卡是由商业企业发行,只在本企业或同一品牌连锁商业企业购买商品或服务用的一种预付卡。
此次专项整治,以大力查处不公平格式条款为切入点,抓住企业合同交易、台账管理、资金监管、备案等发卡、售卡以及消费领域用卡等关键环节,重点检查实名登记、非现金购买、限额发行等“三项制度”是否落实到位,查处对记名或不记名预付卡乱设有效期等加重消费者责任、排除消费者权利、免除经营者自身经营风险的不公平格式条款力度,建立和实行发卡企业红黑名单制度,并通过媒体进行公示。
同时,省工商局、省商务厅将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全省各地开展专项行动进行重点督查,并将督查结果在全省通报。
作者: 石志行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