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每周人物 > 正文

蔡云辉:29年只为做好一件事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5-11-09 15:44:37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头戴安全帽、身着工作服、手戴绝缘手套、脚穿绝缘鞋,这个不普通的工作装束,这是蔡云辉给人的第一印象。跟这个“严肃”装作不同的是,蔡云辉是一个很谦虚、谨慎、细心、负责的人。
  本网讯 头戴安全帽、身着工作服、手戴绝缘手套、脚穿绝缘鞋,这个不普通的工作装束,这是蔡云辉给人的第一印象。跟这个“严肃”装作不同的是,蔡云辉是一个很谦虚、谨慎、细心、负责的人。

  蔡云辉和他的同事们常年累月不分节假日轮流坚守岗位,保障着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万家灯火,南网情深”核心价值观,展现了“辛苦我一人,点亮千万家”南网精神,他把自己的青春献给电网,把更多的时候奉献给企业,把光明送到了千家万户,他的坚守和执着,让这位七尺男儿坚守一个岗位29年。



蔡云辉正在审核签批工作票。(陈举 摄)

  今年47岁的蔡云辉是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凯里供电局变电管理所凯里巡维中心值班负责人,1986年年仅18岁的他,高中毕业后,因种种原因没有继续上大学,同时在父母的激将之下,参加了通过凯里供电局的招聘进入了供电局干起了变电行运工作。他这一干就是29年,在29年的工作中,一直坚持在变电运行战线上,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凭着自己的不懈努力,从一名起初的学徒工,逐渐磨砺成为现大的技术能手。

  三年学徒工,两年就出师

  刚进供电局的蔡云辉,对“电”只限于家里的电灯,什么变电设备、运行维护,听都没有听说过,脑子里面对电几乎为“零”,就更谈不上去操作维护它。

  “由于读书没有继续上大学,又不能晃荡在社会,只好找个事儿做,当初也没有想过到供电局工作,更没有想到是在与电接触紧密的变电运行岗位,只好抱着试试的心态坚持了下来。” 蔡云辉这样告诉记者。

  由于刚进入供电局,并且自己作为学徒工招聘进来,一切都要从零开始进行学习。对变电运行值班人员来说,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值班员,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必须熟知所管辖设备的运行状况、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只有这样才能在设备异常或发生故障时做到心中有数并做好处理工作。对此,不甘示弱的蔡云辉,在父母都不是看好自己的情况之下,到了220千伏凯里变电站工作后,虚心学习,做到不懂就问,直到问懂为止。

  俗话说:笨鸟先飞。要想让别人瞧得起,自己必须加陪努力。知识需要积累,更需勤奋。就是这样的道理,让这位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有了自己的想法。蔡云辉回想当初说:“我们必须在三年内学到一技之长,并且能熟练掌握相关电力知识和操作。我就天天跟着师傅跑,师傅在哪里我就在哪里!否则三年学徒工时间一到,没有学到相应的知识,或许就是背包走人的结果。”

  作为在变电站工作的员工来说,要耐得住寂寞、孤独和枯燥无味,正是这些,让这位正值十八的年轻人蔡云辉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机会。有工作就跟着师傅去,没有操作就拿着《变电技术运行问答》书看,就连吃饭、睡觉、上厕所都在看,蔡云辉慢慢喜欢上了这个事业,脑子里的东西也越积越多了起来。

  “只要功夫深,铁棍磨成针”,蔡云辉就是为了让自己能让更多的睢得起,不辜负父母对他的期望,他努力着、学习着……

  功夫不负有心人,本是三年学徒工的蔡云辉,只花了两年时间就掌握了大量的电力知识及变电运行维护知识,在1988年就基本出师独当一面,并担任起了220千伏凯里变站值班负责人,同时在1989年110千伏台江变电站建成之际,调整到台江变担任值班负责人兼师傅。

  “一个没有接触过电,没有电力相关的高中毕业生到我们这里来,能很快进入角色,并起掌握这么多知识,特别是他从工作到现在从没有出现一次差错,这与他自己努力和师傅指导不分开,很不多。”曾任220千伏凯里变电站站、现任凯里供电局输电管理所主任吴平江这样说。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变电设备的科技含量也得到了提升,如何掌握新的电器设备安全运行,对变电运行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蔡云辉经常主动在下班后前往有新设备安装的变电站,积极并虚心的向安装师傅学习和请教设备的性能和操作要领,主动复印设备说明书和相关操作规程与全班同事进行分享学习,在设备投运前就能熟悉掌握设备性能和操作要领,为新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蔡云辉也是一名很好的师傅,在他的手里带出了10多名变电运行人员,带出来的人员中有些已经是县局的中层干部,凯里市郊供电局王洋洋就是其中一个。

  安全记于心,执着献青春

  220千伏凯里变、220千伏镇远变、110千伏台江变、110千伏青山变……从1986年的18岁进入供电局到现场的47岁,蔡云辉走遍了10多个变电站,每一个变电站都有他刻骨铭记印记。

  “干一行,爱一行,我从招进供电局到现场,一直在变电运行岗位,没有到过个其他部门,我已经喜欢这份工作,那就会把件事儿干好。”蔡云辉说。


蔡云辉(右)正在变电站控制室进行操作。(陈举 摄)

  变电站的主要工作就是倒闸操作、巡视、故事处理,对于每次的操作,蔡云辉都严格办理两票、审好每一张票,对设备运行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确保操作万无一失,操作票合格率100%,工作票办理合格率为100%。

  对每一次操作,蔡云辉都会认真进行分析,由于巡维中心人少站多,在值班期间,他对监控和操作人员进行合理统筹安排,根据常规工作和突发情况及时调整工作人员,确保了安全操作和各类事故处理、日常工作的合理性和及时性。在事故发生时和各种复杂的倒闸操作、设备缺陷处理中,其凭着一个老值班员的工作责任心、工作经验,认真指挥全班人员完成各种操作及事故处理。在一些工作班组和调度员对现场情况不太了解的情况下,也会根据实际现场情况给予合理的建议,缩短事故处理、倒闸操作以及对设备缺陷处理的时间, 以保证辖区设备的安全供电。从参加工作至今,未发生一起人为操作事故及本班人员延误操作的情况发生。

  与蔡云辉一个值的同事彭立说:“他对工作很严谨、细致,严格要求班组的成员,特别对安全要求很严,但他的这些严格,正是为了同事们的安全考虑,生活中是一个热心帮助的人,团结同事,我们都很欣赏他。”

  在变电运行这个岗位上中,蔡云辉秉承着“安全第一”的工作宗旨,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严格按照《安规》规定,坚持踏实、认真、科学的工作态度,严、细、实、恒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管理制度及安全标准,强化安全管理,明确安全职责,严把安全操作关,严格按照“两票三制”对各类违章情况及时进行制止,指出违章的地方并要求立即改正,杜绝了违章操作、违章工作地发生,实现了全年本班组安全操作零事故的目标。

  “这此年,这么忙,您累吗?”“这不算什么,身体的累都可以忍受,最难耐的是寂寞、孤独、不能照顾家庭……”这就是一个在一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0多年的蔡云辉的心声。

  一个班就这几个人,长年累月在值班时四周寂然的无声,静得让人心慌。变电运行工作是平淡的,它没有刻骨铭心的感人事迹,也没有热火朝天的浩大场景,有的只是场地内变压器发出的“嗡嗡”声,设备上亮出的指示灯、光字牌,仪表里跳动的各项数据,故障时发出的各种信号,倒闸操作时严肃认真的神态、规范正确的操作,处理事故时忙而不乱的脚步,也正是蔡云辉凭着这种谨慎、细心的工作作风,才得以保证了设备的安全运行。

  29年来,蔡云辉和其他变电运行操作的工作人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进行着同样的合闸、拉闸、停电、送电动作,严格遵照调度指挥,工作从未出现差错,很好地完成了每次的工作任务。他的爱岗敬业和执着坚守得到了回报,先后获得贵州电网公司 “变电操作能手”、 “变电运行岗位竞赛优胜选手”及凯里供电局“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变电运行岗位竞赛优秀选手”、“优秀操作能手”等多项荣誉称号。在2008年抗冰保电工作中因工作突出被评为“抗冰保电优秀共产党员”等诸多荣誉。

  节日的坚守,只为送光明

  灯笼高挂,彩绸飞舞,鲜艳热闹的颜色装点着城市的面容,每一个节假日喜庆欢乐气氛洋溢在空中。或出行、或团聚、或休憩,家家户户乐享融融幸福。但仍就有一群人遍布在城市和乡村的各个角落坚守岗位,默默工作着。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始终驻守在电力阵地的最前线,坚守着一个变电人的承诺和责任。

  对于蔡云来说,全天值班制,没有双休日,没有“五一、十一、春节”等节假日,太正常不过了,一天24小时都在站里,生活空间除了备班室就是设备区,吃饭、睡觉和洗漱都在一起,可以说和同事在一起的时间比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长。

  每逢轮到节假日值班,蔡云辉就连和家人一起过节也成了一种奢望,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心情也变得有些沉重,不过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让变电人无怨无悔,坚守岗位。

  2008年冰灾期间,由于凯里全城停电,作为巡维中心的值班负责人,必须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但就是这样的不幸,家里的老父亲生病了,兄弟妹妹把父亲去医院,接到电话的蔡云辉,心里非常不安,又不能离开工作岗位,心里不安的蔡云辉向领导说起了这事,批准了他回医院看老父亲,得到领导批评后,他匆忙的赶到医院,就在医院不到1个小时,蔡云辉又拉到电话,要求他马上到三棵树变电站负责相关工作。跟老父亲交流了几句后的蔡云辉很无赖地回到了工作岗位,这一去就是六、七天没有回家,也没有时间到医院看上父亲一眼。

  “想到那件事,自己的心里感觉很愧疚,自己也没有敬到儿子孝。但是又想到自己工作的特殊性,我很无赖,因为我们是光明的守护者。” 蔡云辉深情地说。

  29年来蔡云辉主动放弃公体,一共才有过两次公休,但都因工作忙,没有休完假期就上班。“这么多年来,一直忙于工作,家也没有照顾到、孩子也没有照看,心里有再多的无赖和内疚,只有化着努力去慢慢弥补。”蔡云辉带着内疚的心情告诉记者。

  “我们没有节假日,每个节日都是这样过来的,已经习惯了。越是节日的时候我们越忙,不过看到别人节日里幸福的表情,我们再多的付出也是值得的。”蔡云辉用质朴的语言说出了一个变电站值班人员的心声。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地进行着这些工作,很枯燥、很乏味、很寂寞、很孤独,但正是这些看起来平凡的岗位、平凡的事和像蔡云辉这样平凡的人却支撑起了电力阵地最前线,默默守护,为千家万户传递光明。(陈举)

责任编辑:苏慕凉【收藏】
上一篇:镇远县大地乡爱书老人唐通国
下一篇:重操父业,大山里的守望者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