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每周人物 > 正文

每周人物 走近劳模张林昌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5-04-20 14:03:48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1987年,张林昌从部队退伍回家后,就到锦屏县邮政局承担了启蒙镇河口乡邮路邮件的投递工作。28年来,他凭着对党的忠诚,对邮政事业的执著和家乡的热爱,与青山绿水为伴,默默无闻地跋涉在全县最长、最难走的邮路上,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架起了大山里乡亲们与外界联系的渠道。

  4月2日,我们采访小组一行前往锦屏县启蒙镇河口乡邮政代办所采访全国劳动模范张林昌,了解他的工作和生活近况。

  1987年,张林昌从部队退伍回家后,就到锦屏县邮政局启蒙支局当乡邮员,承担了启蒙镇河口乡邮路邮件的投递工作。28年来,他凭着对党的忠诚,对邮政事业的执著,对家乡的热爱,起早摸黑,与青山绿水为伴,默默无闻地跋涉在全县最长、最难走的一条邮路上,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架起了大山里乡亲们与外界联系的渠道。突出的工作使张林昌备受肯定。2002年,被评为“全国优秀青年投递员”;2007年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和贵州“十大杰出农民工”称号;2008年荣获“全省2007度‘联通杯’”都市年度人物称号,并光荣地成为北京奥运火炬手; 2010年,他又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河口乡位于锦屏县西部,距离县城85公里,是该县最偏远、信息最闭塞、经济最落后的一个乡。由于山峦叠障、道路蜿蜒曲折,有近40公里的路段正在改扩建,我们上午9点从县城出发,直到11:40才到达代办所。

  第一次见到张林昌还是在2008年6月13日凯里举行“迎奥运”火炬传递仪式的现场,那天他精神抖擞、神采奕奕,这次再见到他,虽然皱纹已爬上了额头,但依然充满了干劲。趁着他整理邮包的间隙,我们与他攀谈起来,当问到他小儿子多大了、在做什么时,他的神色一下子凝重下来:“20岁了,本来在读高三,现在生病了,就这两天准备退学。” 说到这里,他迅速地转过头去,就在他转头的一瞬间,我看到他眼眶里噙满了泪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不好继续往下聊,我们转身走向代办所房东杨祝美大姐,悄悄问:“他小儿子生的什么病?”“为什么临近高考了还要退学?”大姐轻声告诉我们:他小儿子原先学习成绩还不错,可能是压力太大,高三上学期出现抑郁症状,并辗转多家医院医治。这学期开学才一个多月,儿子病情又加重,学校建议先退学去治病。多年来张林昌家庭的重担都落在爱人一人身上,张林昌始终对爱人和小孩心怀愧疚,这次儿子生病,更令他心酸难过。为了工作,张林昌依然悄悄地一个人承担,没有把儿子生病住院的情况告诉局里,也没有请过一天假,一直是爱人陪着儿子四处寻医、照看守护。


 

  张林昌负责投递的邮路全长90多公里,服务面积200多平方公里,横穿锦屏县启蒙、河口、固本3个乡镇22个村,服务人口约2.4万人,分四条不同方向的线路,以前全是步班邮路。近年来,随着国家“村村通”步伐的加快,部分邮路的一些路段已能用摩托车进行投递,为此他还自费买了一辆摩托车专门用于投递,以减少步班投递的工作强度,同时也可提高邮件报刊的投递速度,让地方政府部门和老百姓尽早收到邮件,看到报刊。但其中河口村到韶蔼村这段邮路,地处三板溪水库上游,由于水库建设需要,众多农户向山上移居,村寨之间落差非常大,仅途经的瑶光村,最高的上寨与下寨连接的台阶就有5千多梯,瑶光村与此条邮路另外一个途经村寨--塘东村被水库相隔,没有陆路相通,只能通过老百姓自家的小船或临时搭建的浮桥联系。这条邮路全程22公里,完全依靠步班投递来解决乡邮问题,全程走下来需要一天的时间,我们今天准备跟着他去体验的只是这条邮路中瑶光村到塘东村这一小段路程。

  简单吃过午餐后,我们的跟班之旅就开始了。我们的所坐的汽车跟着张林昌的摩托车到达瑶光村, 就只能步行了,中午村委会关门没人,本来可以将应投的报刊放在村委会的窗台,但张林昌坚持要送到村支书家里。村支书姜源清听说是省里、州里的来跟班采访,第一句就夸道:河口乡出了一位劳模是我们河口人民的骄傲,更是你们邮政人的骄傲。在随后的交谈中,他说道:我们这条邮路是河口乡投递最困难的线路之一,但无论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张林昌从未间断过投递,全国劳模的称号他当之无愧。


 

  在村里的穿梭投递过程中,张林昌与村民们亲切地打着招呼,不时还传来村民关爱的话语:你吃饭了没?回来来家弄晚饭哦!当外公了,也该多来看看孙孙呀……原来他大女儿就嫁在瑶光村,上个月女儿生了一对双胞胎,两家人高兴得不得了,但由于投递线路分散,每周能到这条邮路投递的次数顶多就两次,为了赶时间,即使女儿就住在他投递的必经之路上,他也基本上顾不上进去看看小孙孙,歇一歇,喝口水。正说着,我们还真看见他亲家母在屋前晒辣子,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去坐坐,大家也劝说张林昌进去看看女儿和小孙孙,他笑着摇了摇头,只是扬起头朝着女儿住的房间叫了一声女儿的小名,“我们还要赶路勒,再过几天就满月打三朝(办满月酒)了,见得到的。”你别看他还真的有点“大禹治水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瑶光村与塘东村相连的浮桥边,只见水库两岸上下坡度至少75度,两边水泥台阶至少有200梯。因为前两年修建时,水库水位比较高,而今年水位骤降二三十米,造成水泥台阶的最底一级现在悬在河岸中间,从水泥台阶的最底一级下到水面浮桥的那二三十米,纯粹只能攀附修建水库时砍伐树木留下的树桩在淤泥中慢慢爬下去,再慢慢爬上来。我们一行的三个女同志,谁也没有上下过如此之陡的楼梯,更没有爬过这么险的陡坡,但想着是专程来跟班,我们还是坚持在同行的三位男同志的保护下下到了浮桥上,走近河对岸的水泥梯坎一看,这面更陡、更险,就连同行的另外两位男同志都退却了。


 

  听张林昌说:是这两天天热,淤泥被晒干了一些,才能爬,下雨天根本不能走浮桥这条道,要想过河只能等船,但船是不确定的,记得去年冬天,有一次我过到塘东村这边投递晚了,没船过河,只有返回塘东村百姓家过夜,第二天我天没亮就下到河岸等船过河,也不知是什么原因那天一条船都没有,可他又不敢离开,生怕一走船又来,就这样足足在河边饿着等了一天,直到天黑仍然没有船,又才倒回塘东村歇了一夜,因为天气太冷了,受寒感冒发烧吊了三天盐水……我们又试了试,可坡度太陡,还是不敢往上爬。“别冒险了,摔下去可没命了!你们就在这里看看风景,等我上去把邮件投了再回来。”张林昌呵呵笑着,一边说,一边麻利地爬上土坡,又踏上了投递路。

  下午4点20分,我们看见一条船将张林昌一直送到我们所在的浮桥,原来他在村子投递结束的时候,恰好遇到准备回来的船家陈老四,没有收一分钱就送他回来。当我们原路返回到停车的公路上,已是5:05分,我们说今天天这么热,又有我们一路跟着肯定耽误了他今天的工作,他连声说:“没关系,现在白天长了,我想在天黑之前争取再多投几个地方,辛苦你们来看我,谢谢了。”

  看着他远去的身影,我一直在想,虽然只是短短5个多小时的接触,但我们的收获却太多太多,来之前还在纠结和百思不解的到底是什么支撑他在这么艰苦的工作条件和物欲横流的诱惑下默默坚守乡邮投递工作28年的问题,终于找到了答案:那就是爱,对家乡的爱、对乡亲的爱、对邮政事业的爱,但愿好人一生平安,他的小儿子早日康复考上理想的大学。(图:韩静桦 文:杨小菊 叶 文 韩静桦)
 

责任编辑:吴茜岄【收藏】
上一篇:每周人物 李玉兰荣登“贵州好人榜”
下一篇:每周人物 苗家女孩——鼻技女王吴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