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每周人物 > 正文

吴应国——燃尽生命写忠诚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6-03-07 09:49:59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2016年2月19日上午,岑巩县注溪镇党委委员、人武部长吴应国因过度疲劳,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经医院救治无效,于当日上午10时30分去世,享年44岁。

  本网讯 2016年2月19日上午8:20,岑巩县注溪镇党委委员、人武部长吴应国因过度疲劳,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经医院救治无效,于当日上午10时30分去世,享年44岁。

  吴应国1993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岑巩县平庄、注溪等乡镇工作,20余年工作中,曾多次获得优秀个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30余次。

  “他走了,单位失去一位好干部,群众失去一位好公仆,邻里失去一位好亲人……”出殡当天,送别场面催人泪下,邻里亲朋依依难舍。他生前曾经帮助过的群众、曾与他一起共事过的同事、乡邻及亲朋好友都自发地从十里八乡赶来送别。

  勤勉尽责,燃尽生命坚守最后一班岗

  2月18日,就在吴应国去世的头一天,他还在为协调处理注溪镇衙院村枫香坪组因修通组公路引发的群众矛盾纠纷。

  “苦口婆心地与乡亲们拉家常、摆道理、讲政策……”已是深夜10半点,群众的思想工作总算做通了。

  回到家里,吴应国已是疲惫不堪。匆匆吃过晚饭,妻子杨云花劝他洗漱休息,但却被婉言谢绝。

  “明天工程队还要去哨坪村进场施工,还有很多事情我得去催促落实!”杨云花说,“狼吞虎咽了两碗饭后,来不及喝杯茶就赶往办公室加班去了。”



资料图:吴应国(右二)正在与同事一起清淤。邓庆波 摄
 

  2月6日腊月二十八,衙院村枫香坪组一位外出务工返乡群众打电话到政府请求帮助解决春节用电问题。获知情况后,驻村领导吴应国立即带领镇村干部深入该户家中了解实情。

  经了解,两年前该户群众由于修路占地等问题与本组群众产生了矛盾纠纷,在该户外出务工期间,其电线被人剪断。两年来,由于该户群众长年在外,双方矛盾犹如一座死火山未曾爆发。

  “这是个人与集体的矛盾,弄不好可能会出现群体性事件。”掌握情况后,吴应国感到问题非常棘手。



资料图:吴应国(右一)正在带头清理垃圾。杨锴 摄
 

  吴应国是注溪镇本地人,熟悉情况、办事公道,一直以来群众都非常信任他。在此关键的时候,吴应国亮出“关系牌”,深入每一户家中和群众座谈,以诚信为担保,解决了该户群众春节期间的临时用电困难。

  “这只是一时的办法,距离真正化解双方的矛盾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年后初七上班,吴应国又开始筹划如何彻底解决这一矛盾隐患,并先后10余次前往枫香平组调解,直至2月18日深夜才回到家中。

  19日清晨8点,吴应国又准备前往哨坪村洞山组落实集镇垃圾填埋场等相关事宜,途中突然晕倒,在场同志迅速将其送往医院救治。

  大年三十不得歇息,春节七天一直忙工作

  “应国同志因家就住在镇上,每到逢年过节法定放假日,他都会主动请缨值班,遇到突发事件和群众困难,他常常是一个人先承担下来。”注溪镇党委书记杨尤金说:“他时常跟我讲,远处的同志回家一次不容易,让他们多一点时间回家陪陪父母、陪陪家人!”

  今年跟往年一样,春节假期吴应国又负责值班。大年除夕夜,正准备回家吃年夜饭的吴应国突然接到群众报警电话。

  “马家沟村沙坪组有村民上山祭祀引发山林火灾,请求救援!”吴应国迅速组织人员赶赴现场。

  由于救援及时,山火得到有效控制,未给人民群众造成较大的损失。

  已是晚上11:00多了,集镇上空又响起了清脆的爆竹,天空亮起了绚丽的烟花。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时,妻子和儿子挂着眼泪,还在焦急地等着他吃年夜饭。

  据了解,春节7天假期,吴应国一天都没能在家安心休息。他常常是刚回到家还来不及坐下,便又拔腿出门带领大家奔赴火场救火,或是协调群众纠纷,或是去给空巢老人家庭排忧解难。

  “大年初一,周坪村岩湾组村民烧土埂引发山火;初二,六部屯村民烧土埂再发山火;初三,集镇上街因公路改道处严重堵车,需要疏导;初四、初五、初六……每天总是早出晚归。”回想起吴应国忙碌的春节,妻子杨云花痛苦不已。

  杨云花是注溪镇中心小学的一名教师。据她介绍,吴应国一年到头为了工作总是在外忙过不停,儿子在县城念高中,家中大小事务均由她一人料理。

  “他下乡调解群众矛盾纠纷,经常是下午两三点钟才赶回来吃中饭,或者干脆就在街上随便买碗米粉充饥。”杨云花说,吴应国为了工作常常废寝忘食。

  干工作能吃苦有方法,干群关系十分融洽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天天都在忙于与群众打交道。采访中看到,乡镇干部平时基本上没有节假,每天都是“白加黑”。注溪镇作为岑巩县农业产业发展、园区建设以及美丽乡村、多彩贵州文明行动的一张靓丽名片,干部工作量相对其他乡镇更大。

  吴应国热爱武装工作,担任乡镇武装部长以来,辖区内无一例责任退兵。同时,还承担了该镇多彩贵州文明行动、集镇建设、岑巩至铜仁地区石阡县公路改扩建征地拆迁等工作。特别是在重大项目、重大工程的矛盾纠纷调解方面,由于他群众基础好,熟悉情况,大家都非常信任他。每次遇到难以调解的矛盾纠纷,他也会主动要求去排解。



资料图:吴应国(右一)正在与同事移栽绿化树。郑海燕 摄
 

  “应国同志干工作不但能吃苦,而且办法多、点子多,工作效果很好。”注溪镇镇长潘家贵说,为推进岑石公路改扩建进度,让群众早日享受交通的便捷,“不管天晴下雨、白天黑夜,哪里有纠纷,哪里要征地,哪里就会有他的身影”。

  在处理农村垃圾排放方面,吴应国通过创新管理机制,为群众想出了垃圾填埋、垃圾焚烧、垃圾分类转化等10余个方案供群众自主选择。这样一来,群众都乐于接受,全镇乡村文明治理效果十分明显,为此他先后多次受到县里表彰。

  采访中得知,对工作,吴应国兢兢业业,顾大局、讲政治,数十年如一日。对同事,他又是一位热心的大哥哥,特别是对新老同事常常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

  58岁的杨再良家住岑巩县城,每天上下班来回要乘车2个多小时。2013年以来,杨再良与吴应国同驻衙院村,吴应国是他的驻村领导

  “每天早上7点钟不到,他都会准时打电话问我到哪里来了,晚上7点过后,他又会问我回到家了没有……”杨再良说,吴应国很关心他的生活和身体。



资料图:吴应国(右一)正在耐心给群众讲解政策。邓庆波 摄
 

  谈起吴应国关心年轻同事的事例,刚参加工作还不到一年的注溪镇党政办干部郑海燕深有感触。

  “吴部长常跟我讲,做农村工作没什么巧,最讲求的是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拉下面子,多用心和乡亲们交朋友,你的工作开展就会顺利;乡亲们是最实在的人,只有你对他好,你办事公道,他就会敬重你……”郑海燕说。

  “心系群众,始终保持一种朴实、严谨的作风。”连续一周的采访,给记者的印象是:吴应国无论在哪里工作,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他都能用实际行动去践行一名共产党员勤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

  在平庄镇工作期间,吴应国主动要求帮扶该镇自然条件最差、发展相对最滞后的背鹅村。为了改变群众贫困落后的面貌,吴应国徒步踏遍了全村每一个自然寨,与每户群众谈心。在他的影响下,许多村民通过发展产业都已经走上了致富路。

  村民周国军就是其中一位。周国军说,当时想通过发展烤烟产业致富,但苦于没有技术、没有资金。吴应国知悉后,先后多次与相关部门对接,采取先把化肥和烟苗预支他使用的方式,待烤烟收购时再从他获得的利润中扣除。有了吴应国的帮助,周国军家的烤烟种植面积年年飙升。

  “当时实在困难,吴部长就用自己的工资作抵押,向镇上信用社贷款5万元支持我发展产业。”周国军感激地说。

  如今,周国军已成为岑巩县知名的烤烟种植大户和致富能手。2012年村里换届选举,周国军高票当选背鹅村党支部书记。

  “他确实是个难得的好干部,英年早逝实在太可惜了。”

  “吴部长是为了工作牺牲的,我们不会忘记他!”

  “感谢有您,一路走好!”

  ……好人走了,精神永存,感动常在。吴应国去世近半月以来,但他生前工作的地方,干部群众无一不在颂扬他的美德、铭记着他的恩情。(杨政权)
 

责任编辑:吴茜岄【收藏】
上一篇:返乡创业 尽显苗乡情怀——吴土金
下一篇:凯里站值班员“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