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省第十二届人民政府第19次常务会议听取了全省环境保护12件实事和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在各有关部门努力下,12件实事目前推进顺利,颇受关注的《贵州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省环保厅已会同省政府法制办着手起草,计划于2014年完成立法工作。
2013年,省政府确定的环境保护12件实事,涉及治水、治气、治渣和能力保障四大类2000多个项目(工作),计划投资275亿元,分五年完成,主要集中在2015年前完成。
其中,建设100个示范小城镇污水及垃圾收集处理工程,目前已启动了54个产业园区95个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完成21个产业园区33个污水处理厂建设,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7.69万吨/天,新增污水收集管网1603公里。
另外,截止到今年11月下旬,赤水河流域内骨干酒企12个废水治理项目已全部建成,正在投入试运行;8个片区污水处理设施已全部开工建设,年底至明年上半年陆续建成投运;同时,《贵州省赤水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态补偿实施办法》已编制完成,即将报请省政府审定。
在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方面,目前全省55个县(市、区)已建成并投入运行机动车尾气检测站67家,机动车“黄绿标”管理覆盖率达62.5%,力争在2015年实现全覆盖。(作者: 记者王奇)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