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寨县在全面推进“一村一品”, 按照宜农则农,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引导群众同步小康路上,许多思路清晰、活跃的农户,率先探索出了一条条致富路,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该县南皋乡偿卡村果农们金色桔园里的小康梦。
眼下正是柑橘成熟大量上市的季节,这几天,偿卡村的果农们正忙着采收柑橘。橘树上金色的果实映着果农们灿烂的笑容,大伙一边忙着采摘,一边聊着来年的打算。
种植大户潘大祥是偿卡村最先种植的果农之一,至今已经有20几个年头。由于他的精心管理,橘树每年的挂果量都非常高,实现连年丰收。
他说,自己桔园最大时有20亩,几年前由于病虫害砍掉了几亩,后来,他试着补种上经济效益更高的水晶葡萄,现在11亩桔园的产量预计有2万多斤,可以卖出4万至5万块钱,加上夏季葡萄的增收,年收入可达七八万。
由于他的示范带动,村里搞起种植的果农逐渐多了起来,前来向他讨教经验的也不少,现在全村种植柑橘的有十余户,种植面积达50多亩,年产值近20万。
说起大家一同生产致富的经历,前来帮忙的果农张继武说,前几年,果园效益好了,果农们合计着凑齐了1.8万元,修起了果园公路,运输条件便利了,今后大伙才能有信心把规模扩大、发展。
果农们除了在柑橘的基础上,发展葡萄、科技杨梅,桃子等
精品水果外,一些果农更会花心思瞄准市场,在橘林里搞起了林下养鸡,发展立体生态农业。
果农厉黛艳说养鸡最开始是为了给果树防虫,减少虫害,但随后发现土鸡的销路非常好,养了4年也有所收入。但由于规模有限,供应不上,正计划着明年购入孵化机提高仔鸡孵化率,进行大规模养殖,把园子的效益最大化。
随着该县 “一村一品”的大力推广力度,村民们也筹划着扩大种植面积或实验新品种,寄望在“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上,扬起新农村更多产业致富的新梦想。(吴昌连 李雪梅 龙向东)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