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绿色革命”颠覆传统种植业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2-08-21 10:06:22  来源:黔南热线  

  “绿色革命”颠覆传统种植业

  三都县蔬菜科特派“万元田”科技示范工程建设

  三都县三合镇咕噜供港蔬菜示范基地照常是一个忙碌的日子。尽管烈日当空,但丝毫不影响工人们采收的热情,一筐筐装满长茄的箩筐从菜地里抬出来。在绿源农业开发公司的仓库,工人们正在组织装箱,这批贴上“水家山菜”标签的长茄即将被运往广州市场。

  绿源公司是三都县农业招商引资的成果。2009年,公司入驻三都县后,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在周覃和三合两个乡镇建起了供粤港澳蔬菜基地,3年来,通过基地示范高标准种植,不仅在品种改良、高标准种植等方面取得了实效,还改变了当地群众的种植观念,老百姓在基地里打工劳作,成为农村新一代的“领薪族”。为此,绿源公司成为省园艺研究所主持的省重大科技专项“蔬菜科特派万元田科技示范工程”核心示范区。

  “蔬菜科特派万元田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在三都县三合镇姑挂村实施,以“菜-菜-菜”一年三熟制模式,建“万元田”高效种植标准化、无害化蔬菜生产示范基地1030亩,采取“科技特派员+公司+基地+农户”运作模式。其中绿源公司承包土地示范种植530亩,农户自愿土地入股种植500亩,由公司统一向农户收购,并推行奖励政策提高农户积极性。

  县农工局果蔬办副主任潘德怀告诉记者,该项目推行3种“菜-菜-菜”高效种植模式:叶菜类+茄果类+叶(花)菜类、瓜类+茄果类+叶(花)菜类、叶菜类+叶菜类+叶(花)菜类。其中,姑挂村主推第一种模式,第一季种植春白菜,亩产量约4010公斤,亩产值约8000元;第二季种植茄子,亩产量约5000公斤,亩产值约1万元;第三季种植莴笋,亩产量约4462公斤,亩产值约8924元,三季合计年亩产值达到26924元。并带动大河、合江、丰乐、普安等乡镇蔬菜“万元田”种植面积达到7500亩,平均亩产值1万元,总产值7500万元,实现农民增收约750万元。

  通过科特派下来指导种菜,农户亩产“轻松”过万元。科特派万元田攻关项目的实施,在三都县掀起了一场颠覆传统种植业的“绿色革命”。

  “知道我们这个项目省州来的科技特派员是谁吗,李桂莲老师和李琼芬主任,全是我们省内一流的蔬菜专家,亲自下来作技术指导,取得这样的效果也就不奇怪了吧?”潘德怀骄傲地说,在黔南这个项目只在三都和罗甸实施,是全省的核心点。

  蒙兴霞是姑挂村村民,将自家2亩地以每亩1000元的租金流转给绿源公司后,一家人就在公司蔬菜基地里打零工,每人每天50元。对于以往种油菜和稻谷亩收入不到1000元的蒙兴霞来说,公司种出来的蔬菜,让她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茄子,你看看,这么长,一个都有一斤了,颜色还这么漂亮,真是长见识了。去年我们种出来的莴笋也是这样,一个差不多两斤重。”蒙兴霞说,在公司打工后,才知道原来种蔬菜是要讲技术的。

  记者随手拿起一个硕大的长茄粗略测了一下,长40公分,胸径5公分,体重0.5公斤,而且每一个都长得均匀。绿源公司总经理王周刚告诉记者,这个品种就是公司从广东引进过来的长丰2号直长茄子,亩产在6000-7500公斤之间,以每公斤2.6元的价格外销至贵阳、广州等地,目前已销售10多万公斤了。

  科特派“万元田”科技示范工程项目的实施,使三都县和绿源公司找到了突破传统种植业的一个契合点。潘德怀说,这代表了三都农业的发展方向,今后项目扶持的重点,将向种植公司和专业合作社倾斜。王周刚认为,虽然示范的效果很好,但要将这种高标准的种植技术推广到群众中,成为老百姓自觉的生产行为,还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据了解,该项目在三都实施以来,已组建县、乡蔬菜科技特派员队伍20人以上,培训农民850人次以上,组建科技特派员牵头的专业合作组织1个。通过项目实施,计划到2015年将三都县建成贵州省冬春特色蔬菜出口基地,树立“贵州蔬菜·特色生态”产业品牌形象,提高农民收入和产品质量。

  就在记者采访后的第2天,由省科技厅、省农委、省农科院、贵州大学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项目区种植的茄子试验点进行田间测产。专家组采用田间抽样测产推定产量法、之字型取样进行测产,根据田间实测的平均单果重、单株结果数、栽培密度进行估算单产。经统计,测产田平均单株果数25.06个,平均单果重350克,亩产量7235.54公斤,按照市场价每公斤2元算,亩产值达到14471.08元。记者 刘雪红 胡萍

责任编辑:吴晓琴【收藏】
上一篇:赤水引资31亿元打造五洲国际商贸城
下一篇:男子天黑打的花假币 巡警辨假钞真伪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