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丹寨非遗保护凸现“贵州特色”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09-09-08 09:25:02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据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这是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大展演。想不到贵州每年都有新的原生态舞蹈出现。”8月23日晚,“中天城投杯”2009多彩贵州舞蹈大赛民族民间舞·原生态舞专项赛总决赛评委、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学会副会长马盛德,在看完精彩的原生态舞蹈表演后很是兴奋。

 

    舞台上,来自丹寨县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芒筒芦笙祭祀乐舞》一举夺得金黔奖。此外,安顺市选送的《芦笙风情——夫妻舞》、毕节地区选送的《给拖果》分别获银瀑奖,黔东南州选送的《南猛芦笙舞》、《水鼓舞》,贵阳市选送的《祭桥》分别获铜鼓奖。

 

    事实上,这些年来,随着“多彩贵州”系列活动的不断开展,贵州少数民族的多声部民歌、原生态歌舞和朴拙写意的民族服饰得以在舞台上集中呈现,如同一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展现在世人面前。

 

    2007年“多彩贵州”舞蹈大赛,晴隆县号称“东方踢踏舞”的彝族原生态舞蹈《阿妹且托》在舞台上一鸣惊人,柳顺方与文安美作为“阿妹且托”传承人立即成为追捧对象;册亨县70多岁的罗国忠因会跳布依族“转场舞”,被高薪请进了学校……据介绍,全省像柳顺方、文安美、罗国忠这样被请进学校当老师的民间艺人不下1000人,黎平、榕江、雷山、台江等县从上个世纪以来就把侗族大歌、苗族飞歌、苗族舞蹈、苗族蜡染刺绣等民族文化搬进中小学课堂作为必修课,进校园当老师的民间艺人仅黎平县就有167位。今年以来,我省对每位国家级、省级和地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分别给予每年8000元、5000元和3000元的经济补助。这一举措使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更加成为人们羡慕的对象。

 

    去年7月,黔西南州排练了一台原生态民族民间歌舞在全州巡演,每到一地观众都是场场爆满。黔西南州文化局社文科科长方波说,随着省、州对原生态文化的宣传力度越来越大,人们对民族民间文化的认同感越来越强。

 

    “这几年,几乎县县举办文化节。”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周必素说,贵州真正成了节日的海洋,除“芦笙节”、“牯藏节”、“苗年节”、“侗族大歌节”、“布依风情节”等一些老牌节日外,很多县都把各具特色的传统节日重新推出来。据相关部门统计,全省几乎天天有节,有时一天之内有10来个地方同时办节,而民间节日则更多,贵州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千节之省”。

 

    8月16日,凯里学院《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暨《凯里学院原生态民族文化特色课程丛书》创刊及出版仪式在贵阳举行。凯里学院是我省民族地方综合性本科学院,努力构建以原生态民族文化为特色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体系,这两年相继组建了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地——贵州原生态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建立了苗侗文化艺术博物馆,推进了民族文化进学校进课堂,开展了原生态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等工作。同时申报并创办了《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组织力量撰写、编辑、出版了《原生态民族文化特色课程丛书》,为“原生态民族文化”学科的开办奠定了基础。这一举措使凯里学院成为我国唯一一所开办原生态民族文化学科的院校。

 

    此前的2009年“中国文化遗产日”贵州系列活动期间,我省正式成立“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50余名民族文化专家分别受聘成为民间文学及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技艺、医药、民俗、杂技与竞技等方面的专家委员。

 

    民间艺人成本土明星、群众喜看“原生态”、县县举办“文化节”、专家学者热衷民俗文化研究等,已成为贵州一道独特的风景。

 

    记者从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我省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规划建设经过20余年历程,成效显著。早在1984年,我省便开始了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规划建设。省文化厅对民族文化村寨展开调查,并成立了省民族村镇保护与建设联席会,公布了一批重点民族文化保护村,至今共投入5000多万元用于这些重点民族文化村镇的保护建设。此外,还在全省开展“艺术之乡”创建活动,从1994年至今,共评选出“苗族芦笙艺术之乡”等64个各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其中12个获文化部“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与此同时,我省生态博物馆建设也成效显著。1995年以来,我省在挪威王国政府、国家文物局及国家博物馆协会的资助下,先后建立了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花溪镇山布依生态博物馆、锦屏隆里生态博物馆、黎平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在我省形成了苗、侗、布依、汉等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群雏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和方法进行了有益探索。在此基础上,我省开展文化生态保护区试点工作。2003年,黎平肇兴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被文化部列为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试点项目。2004年7月,我省正式成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委员会,2006年9月更名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各级政府也都成立了相应的机构。2006年11月23日,省编办批复同意在省文化厅社会文化处加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处”的牌子,增加编制3人(含一个处级职数),成立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定编9人。黔东南州也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制2人。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省文化厅社文处主任科员李君盈告诉记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专项经费的保证下,保护机制日益完善,各级财政纷纷加大投入经费,用于普查、申报工作,省级财政安排的保护专项经费都在逐年递增。目前专项经费已由过去的每年10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150万元。省文化厅厅长徐圻感叹,贵州在非物质遗产保护方面的投入比例处在全国最靠前的位置。近几年来,我省多管齐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重要的还得益于各级各部门的观念转变,可以说,“官员的理念已成为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大推手”。

 

    据徐圻介绍,我省是非物质遗产资源大省,全省共70项国家级名录,293项省级名录,517项地级名录,2335项县级名录。我省也是全国最先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法规的省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省委、省政府强调要体现其原生性和完整性,特别要杜绝伪文化和伪民俗,同时要注意防止过度商业化,要在保护和抢救的基础上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我省的做法已凸现出新的“贵州模式”,得到了中外专家的一致好评。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得到完整保护的同时,也得到了充分、合理的利用,主要体现在旅游上。今年以来,持续8个月时间省内各宾馆游客爆满,我省各个知名风景区、红色圣地、古镇、乡村皆成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远离城市喧嚣享受休闲的好去处。“旅游是文化的形式,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贵州这些年旅游节节攀升,有很多因素,少不了气候,少不了自然生态,但我认为一年下来,分量最重的还是民族民间文化的魅力。”徐圻说。

 

                                                                                    (沈仕卫)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丹寨县首个军民共建军民饮水安全工程动工
下一篇: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让36名患者重见光明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