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磻溪镇:首个《民法典》法治长廊点亮侗寨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21-04-22 11:29:59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网讯  “居住权原来是需要登记的啊?是的,根据《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八条之规定,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为进一步提升普法宣传阵地,方便党员、群众学习《民法典》,更好地向辖区村民传播法律知识,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近日,磻溪镇首个《民法典》法治文化长廊正式建成亮相。

  为广泛学习宣传民法典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营造全社会学习民法典的学习宣传热潮,磻溪镇精心筛选《民法典》中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按照“人生之初”、“成年之后”、“成家置业”、“养老继承”等人生各个阶段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建设《民法典》法治长廊。该长廊详细介绍了《民法典》的诞生和由来、修订的意义,并通过重点条文的讲解、法治小漫画、以案释法等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介绍了与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民事法律问题。让群众在休闲行走之余,感悟民法正气,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民法典》熏陶,实现《民法典》宣传的长效化,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

  据悉,该法治文化长廊位于磻溪镇人民政府周边,运用具有浓郁侗族文化特色的元素进行打造,本着内容“看得懂”、外观“停得下”、宣传“用得着”的要求普法,以时间轴为主线展示了《民法典》如何从衣食住行各方面,守护公民的一生。“法治长廊”全长约20余米,高2米,共设基本原则篇、总则篇、物权篇、合同篇、人格篇、婚姻家庭篇、继承篇、侵权责任篇等14块宣传版块。长廊内容贴近百姓生活,可谓干货满满。

  建设《民法典》长廊,既是为老百姓学习《民法典》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也是提升老百姓精神面貌,培育良好民风的重要举措,助力民主法治乡村建设。如今,老百姓在经过长廊时,脚步慢了、心态变了,达到了让长廊“普法”,让长廊“教育”的效果。《民法典》宣传专栏成为磻溪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一道靓丽“普法风景线”。 (沈承虎 潘灵枝)

责任编辑:杨慧梅【收藏】
上一篇:剑河交警走进兴职驾校开展“知危险,会避险”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下一篇:太拥镇:学史力行 为民办事践初心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