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十三五”期间,丹寨县科技创新工作以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建设为抓手,注重科技创新,优化科技服务,强化工作措施,圆满完成“十三五”科技创新目标任务,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创新创业成效明显。新增贵州传统发酵食品、贵州特色药用植物种苗繁育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增至3家。贵山灵草园区、茅台蓝莓园、硒锌米基地、硒锌茶园申报为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增至5个。丹寨“锦绣谷”被列入国家级(省级)星创天地建设,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载体。贵州碘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丹寨县国春银饰有限责任公司两家企业被列入国家火炬黔东南苗侗医药特色产业基地和国家火炬黔东南州苗侗民族工艺品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申请国家专利申请量达757件,其中发明163件;专利授权量达335件,其中发明18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45;“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由2015年的52.76%上升到78.6%,提高25.84个百分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工作顺利通过验收。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争取到获国家省级以上科技项目达66项,涉及资金4074余万元,是“十二五”期间的2.27倍;新增科技型企业备案9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科技型种子企业1家、科技型小巨人成长企业1家、科技型小巨人企业1家;成功申报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4个。
成果转化提质增效。“十三五”以来,累计登记技术合同136项,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10亿元,技术交易额9.19亿元。其中,2020年登记技术合同2项,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4.06亿元,技术交易额3.3亿元,较2015年分别增长2倍、520倍和423倍。(王保文)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