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等级结构提升农民增收 贵州烟叶生产迈上新台阶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5-01-05 14:02:15  来源:多彩贵州网-贵州日报  


  烟草产业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支柱产业,是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2014年来,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扎实推进烟叶工作,取得烟叶等级结构提升、生产水平提高、烟农持续增收等优异成绩,促进了我省烟草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烟叶等级结构更合理

  烟农收入更多

  去年初,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把“严控规模、坚守红线”摆在烟叶工作的首要位置,全省实际下达烟叶生产收购计划638万担,各地结合实际,严格按计划分解落实,广泛宣传烟叶市场形势和烟叶生产政策,引导烟农以退为进、主动调整,稳控结合、科学调控。

  由于2014年6月至8月各地普遍遭遇罕见多雨寡照气候,全省平均单叶重较常年减少1克以上,烟叶产量和质量均受到较大影响。全省实际收购烟叶591.6万担,歉收46.4万担。

  虽然今年实际收购数量少于去年,但由于我省烟草部门科学控制了烟农数量和烟叶种植面积,再加上烟叶结构的提升和补贴,烟农的实际收入并没有降低,户均收入从2013年的4.7万元增加到5.2万元,户均增收5千元。同时抵顶了2013年丰产烟叶,有效消化库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今年的生产压力。

  在烟叶结构调整过程中,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创新工作方法,与烟农签订田间处理协议,根据烟叶品种、长势进行分类指导,约定处理数量,积极开展合作社专业化处理、规范化操作,切实加强不适用鲜烟叶处理过程管控。

  “三个制度”的实行,确保了烟叶种植的质量:

  准烤验收制,在下部不适用鲜烟叶处理结束、验收合格后准予采烤,确保下部叶处理到位;

  烘烤登记制,认真落实“烘烤一炕、登记一炕、上报一炕”的要求,准确掌握烘烤数量,有效调控田间处理数量;

  种收分离制,实行田间管理、田间处理与烟叶收购分段作业,确保上部叶处理到位,基本实现采完、烤完、处理完再开秤收购。

  在烟草部门和烟农的齐心协力下,全省烟叶等级结构更趋合理,收购上等烟比例53.7%,中等烟比例35.9%,下低等烟比例10.4%,既满足了国内卷烟工业企业对上等烟的需求,又满足了国际市场对下低等烟的需求。

  技术推广更有效

  生产水平更高

  先进技术的推广,让我省烟叶生产的水平提升更快。

  去年,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加快技术集成,全面推广八大主推技术,有效推进烟叶生产技术进步。合作社自制有机肥13.2万吨、施用176万亩,成为我省烟地改良、质量提升的又一项关键技术。

  在病虫治理方面,积极推广蚜茧蜂、杀虫灯、色板等生物和物理防治技术,初步构建了烟叶品质安全生产技术体系。实施蚜茧蜂防治115万亩,同比增加100万亩。

  优化品种布局,增加特色品种种植面积,种植特色品种K326、红花大金元43.2万亩,同比增加13万亩。西部烟区推广集雨抗旱移栽30万亩,有效解决了春旱烟区适时移栽问题。全面推广烟地深翻炕冬、机械化作业、抢雨覆膜、井窖式移栽、成熟采烤等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推广打捆烘烤、框栏烘烤等散叶烘烤技术,烟叶质量和成熟度明显提升。

  贵州还在全国率先实现100%专分散收,烟叶等级纯度明显提高,得到卷烟工业企业的普遍认可。

  通过全面推行专分散收,加强烟叶收购组织调度,分级收购时间更为集中、效率不断提高。专业分级人员人均分级量达到每天2担以上,全省日均收购量达到10万担,较往年提高1万担左右,收购时间缩短到2个月以内,较往年减少20至25天。

  基础设施投入更大

  生产方式转变更快

  去年,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共投入14亿元开展常规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已投入130亿元。

  围绕基地单元建设目标,我省烟草部门以完善提升、综合配套为重点,投入14.37亿元,实施烟水配套工程28万亩、建设机耕路3000公里、改造33个单元散叶烘烤烤房2.6万座、配置农机具34个单元7200台(套)、整理土地5万亩。

  全省在建烟草援建的水源工程16个、援建资金17亿元,其中,遵义县绿竹坝水库、威宁县马家水库已蓄水试运行。

  目前,全省已建设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147个,烟叶原料对口供应全国18家卷烟工业企业。建成特色优质烟叶基地单元21个,对口供应10家卷烟工业企业。累计建设合作社148家,创建省级示范社80家,依托育苗、烘烤、分级、有机肥堆制工场,大力开展专业化服务。

  同时,积极推进土地流转,烟叶规模化种植水平不断提升。全省户均种植面积18亩,同比提高2亩,百亩以上连片种植占73%。“种植在户、服务在社”的生产组织模式逐渐成形,现代烟草农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把握新常态下的“市场之手”

  近期,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都要求,要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保持平常心,科学认识新常态、辩证看待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更加扎实有效做好新阶段的经济工作。

  那么,对烟叶工作来讲,“新常态”又是什么呢?综合分析全国烟叶库存、市场需求、卷烟工艺水平,以及我省自身特点等因素,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全国烟叶市场的严峻形势在近几年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而我省烟叶销售的对外依存度,将会使我们逐步感受到更大的市场压力。

  目前,我省烟叶总量全国第二、外销比例第一,高达85%,高于云南、四川、湖南等烟叶主产区。而且我省卷烟市场规模较小,省内卷烟销售比例又高达85%,以卷烟市场换取烟叶市场的方式基本不可能。

  烟叶工作政策性强,烟叶又是特殊商品,且产品用途单一。但烟叶同时又是商品,既有一般商品的属性,也要遵循市场规律。我省烟叶要如何适应“新常态”,如何应对新局面?

  省烟草专卖局(公司)认为,唯有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围绕市场做好做足文章,才能在严峻的形势下化“危”为“机”,实现成功突围。所以,抓烟叶工作更要讲市场,要向市场要计划,向质量要市场。

  市场对我省烟叶有两个需求。一个是对烟叶品质品种的需求,一个是对烟叶数量的需求。贵州具有大力发展特色烟叶的生态环境,具有“特色、优质、安全、生态”的烟叶品牌形象,具有发展高端优质原料的条件。只有继续“走出去”,主动与卷烟工业企业对接,宣传我省烟叶特色,了解市场需求,根据需求组织生产,我省的产品才有销路,烟农种烟才有收益。同时,还要真正处理好控制总量与优化布局的关系,实现让市场配置资源、让计划向优质烟区转移。

  最近,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的领导纷纷主动出击,针对全国重点目标市场搞好销售衔接,各市(州)的局长(经理)们也都动起来了,想尽各种办法多拉订单、巩固市场。

  练好内功,同样重要。转变生产方式,提升发展质量,是关键。按照国家3年压库和“普减”的要求,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省烟叶产业规模可能会维持在600万担左右,规模发展空间收窄。在这种情况下,更要扑下身子,耐住性子,练好内功,在加快烟叶发展方式转变上下苦功夫,力求在提高发展质量上早日见到成效。

  不管外部形势如何变化,市场规模如何收紧,立足自身实际,打牢发展基础始终是第一位的。“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只有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做好各项基础性的工作,烟叶稳定生产才有保障,烟草产业发展才有质量,烟农增收致富才有希望。(陈俊)
 

责任编辑:吴茜岄【收藏】
上一篇:今年贵州省88个市区县全面推行火葬制度
下一篇: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将于2018年完工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