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麻江:“一村一室一委员”巧织为民解忧“舒心网”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22-09-02 11:41:48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网讯 引语:把工作的视野扩大到基层,把履职的触角延伸到基层。近年来,麻江县政协通过创新渠道、倾听民声、反映民意,与人民群众建立起紧密联系,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推动全县协商民主工作取得更大发展。
 
  “小刚,今年我家稻谷受旱灾严重,估计没有什么收成,忧心得很呀。”“伯伯,我前几天去田里看来了的,也将这个事情也作了相应的汇报,现在正在商量对策,别太担心。”

 
  近日,在麻江县谷硐镇干塘村村委会的一间办公室内,陈刚正在工作笔记本上记录着这几天集中开展民情联络大走访活动收集到的民情民意,并不时安抚前来反映稻谷受灾群众的情绪。
 
  除了是村里的宣传员,陈刚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麻江县政协委员。像这样的民意收集,今年他已经开展了10余次,这源自于县政协正在推行的“一村(居)一室一委员”工作新机制。
 
  新形势下政协工作要提质增效,还得委员唱“主角”,更需政协搭“舞台”。一直以来,麻江县政协委员面临着“有组织无阵地难延伸”的状况,并制约着协商履职的活跃开展。
 
  为破解这一难题,2022年以来,麻江县政协把创建委员协商履职活跃度作为加强和改进县政协工作、保障委员经常化履职、扩大政协群众工作覆盖面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强领导、精心构建政协基层组织,一系列周密部署落子如飞。
 
  “为了让政协履职工作‘活起来’,引领委员接地气、察民情、解民忧,今年,县政协探索开展了委员联村(社区)工作,将全县155名委员安排到63个村、7个社区,并在成熟的村(居)设立‘委员工作室’‘议事室’,从规范制度、强化培训、优化服务入手,充分发挥乡镇村组织优势和委员自身特长,将委员履职触角延伸到基层,确保委员下得去、民情上得来。”麻江县政协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杨代华向记者说道。

 
  一项机制打破藩篱,一个阵地带来履职方式的深刻变革。麻江县“一村(居)一室一委员”的平台搭建,在情感和生活上都拉近了政协委员与基层群众的距离,如一座座“连心桥”,嵌入麻江发展之中,融入群众生活,成为推进政协工作向基层拓展延伸最有力的“前哨阵地”。
 
  “以前遇到这些关乎群众利益的‘小事’,我们只能向县相关部门汇报,一圈下来既复杂又不能快速解决实际问题,群众满意度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一个能坐下来一起协商解决的平台。现在好了,随着协商阵地向基层延伸工作的推进,我们终于有了更好发挥的平台。”麻江县政协委员、谷硐镇干塘村宣传员陈刚高兴的说道。

 
  “小刚是政协委员,经常到我们种的水稻、果园、菜田去了解情况,我们有什么事也喜欢和他讲,跟他反映。”麻江县谷硐镇干塘村村民陈信荣激动的说道。
 
  创建“一村(居)一室一委员”,基础是规范建立,难点在长效管理。为此,麻江县政协还进一步完善组织机制,规范“家”的管理,以农村委员分布、万企兴万村、机关单位联系村为综合考量,在全县7个乡镇(街道)设立“政协委员工作联络组”,明确县政协各分管副主席负责联系指导,带头示范,专委负责具体指导,引导全体委员走出机关单位、沉到基层一线、回到群众身边,形成在一线履职的责任链、力量链。
 
  “自从县政协在我们村创建‘委员工作室’‘议事室’后,县政协领导、联络专委到我们村指导的次数变多了,同时老百姓也多了个在家门口反映问题、发表意见的渠道,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更多、更完善。”麻江县谷硐镇干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敖盛琴满脸笑意的说道。
 
  用脚步丈量民情,以行动服务民生。“一村(居)一室一委员”的设立,不仅让政协委员俯下身子、弯下腰,扑到工作一线去履职,而且“联村”这根纽带也增强了政协委员的归属感,激发了政协组织的整体活力。

 
  “政协委员要有‘眼睛向下’的民本情怀,创新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工作机制,就是要让政协委员的履职能量传递到基层,让基层智慧力量汇聚上来,推动政协组织有序参与社会治理,更好服务人民群众。”麻江县政协主席凯群莉坚定的说道。
 
  锤炼委员履职能力,打造勇立潮头的政协铁军。麻江县政协把握新趋势,不断丰富和拓展协商民主的形式、载体和渠道,推动协商向基层延伸。目前,麻江县政协在各村建立的委员工作室27个已步入正轨,并初见成效,收到相关调研报告11份,委员提案122件,社情民意20条,开展院坝协商7次,推动一批人饮水工程改造、村组公路维修、村级治理等项目有效落实。(欧清兰、张安俊、刘书发)
责任编辑:叶敏【收藏】
上一篇:抓获5人!麻江县公安局查获两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
下一篇:最后一页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