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气候整体比较好,葡萄长势不错,能卖个好价钱!" 近日,走进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学坝村,正在葡萄架下进行管护的杨杰笑呵呵地说道。在他身后是错落有致的葡萄藤架,一串串饱满成熟的葡萄挂满枝头,一片丰收的景象。
" 我之前一直在外面打工,都是帮别人干活,没想到今天可以自己创业做老板,拥有自己的生态葡萄园。" 谈起回家创业种植葡萄,杨杰感慨颇深。
2014 年,和众多的村里人一样,杨杰来到浙江打工,在一个葡萄园管理葡萄种植,在这过程中,他逐渐学到了一些技术,积累了经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同学那里得知自己的家乡因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有很多扶贫政策,让他萌生了自己创业办葡萄园的想法,在和同学深入交流后杨杰第一时间赶回黄平县政府咨询创业相关政策,为自己寻求一个创业机会。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准备,杨杰的信心越来越足,在说服家人后,他用打工存下来的 27 万元在学坝村坝上流转了 26 亩田地开始试点种植葡萄,利用在打工期间学到的葡萄种植、管理经验成功在学坝村建起了黄平县第一个生态大棚葡萄园。
2017 年杨杰的葡萄园迎来了契机,由于管理得当再加上杨杰先前累积的经验使得葡萄园效益明显,同时因为葡萄产业属于短平快项目被村委会看中,村委会便找到杨杰进一步宣传政策,同时积极地帮助杨杰申报杭州市拱墅区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 30 万元用于葡萄园的扩建,进一步完善了采摘步道、接待室、简介牌、卫生厕所、观光长廊、5 亩葡萄园品种改造区建设等。功夫不负有心人,试种的第一批葡萄在他的精心管护下,长势良好,试养获得成功。
种植葡萄一干就是 6 年,学坝村葡萄早已经在黄平县周边县市打出名声,一提到学坝村葡萄园没有人不知道的,大家都亲切地叫他 " 葡萄哥 ",很多人慕名而来,就是为了能够吃上他种植的葡萄。
经过近几年不断地创业努力、精心管理,生态葡萄园种植的葡萄由单一的阳光玫瑰品种增加到夏黑、美人指、东方之星、白罗沙、红巴等。每到葡萄采摘季节,葡萄园采摘的游客不络绎不绝,为了吸引更多游客,扩展葡萄园发展规模,他还在葡萄园内还种植了瓜果蔬菜,葡萄架下饲养土鸡,计划发展多元化经营模式,通过日常生产管理创造更多经济收入。
趁着休息的空当,杨杰给我们算了一笔账,目前种植的 26 余亩葡萄,亩产达到 2000 斤,最低 15 元一斤。算下来,一亩地的纯利润在 2 万元以上,一年能赚几十万元。" 这在以前根本不敢想!" 杨杰说。
自从创立葡萄园以来,杨杰的生活也是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一家子人都靠他一个人外出打工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现在,杨杰的父母还有爱人都和他一起打理葡萄园,几年下来,杨杰还买了车,在县城里买了商品房,生活越过越滋润。
在谈到今后乡村振兴有何打算的时候,杨杰一脸自信地说," 我现在已经掌握葡萄种植技术,等今年葡萄采摘期一过,提前将土地施肥、虫害防治等前期工作做好,明年我打算走高端精品水果市场,进一步提高葡萄园亩产量,每亩 3 万元的纯收入没有问题,从这一年的种植管理来看,每年产生约 5 万元的用工需求,解决了部分没有技术农民的就业问题,今后将逐年加大投入,将葡萄园扩大,同时发展葡萄种植、采摘,林下养鸡等观光农业,并通过日常管理用工需求带动大家一起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