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剑河岑松镇:办好“3件”实事助推“我为群众办实事”见实效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21-05-21 09:54:14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网讯   党员干部帮助群众办实事,群众便无难办之事。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剑河县岑松镇将主攻方向定在帮助群众解决最急切的事、最重要的事、最难办的事中,助推“我为群众办实事”见实效。

  密织防止返贫之“网”,办好最急切的实事。

  脱贫摘帽以后,防止大规模返贫是头等大事、刻不容缓的事。岑松镇牢守“四个不摘”工作底线,通过定期开展防止返贫排查整治,不断密织防止返贫之“网”,有效巩固脱贫成果。

  今年初,稿旁村100多户农户的水表受冻损毁。第一书记周微粒闻讯后第一时间组织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入户探明受灾实情,并向帮扶单位省科技厅申请资金1万余元用于购买防冻水表。随后他又领着大家挨家挨户为农户更换,近日,108户家庭都装上了新水表,用上了安心水。

  今年以来,各驻村工作队聚焦“3+1三保障”组织党员干部入村入户排查短板弱项,帮助53户脱贫户整治室内卫生,送去衣被31件,粮油25份。

  助力产业发展壮大,办好最重要的实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是发展产业。脱贫村在产业发展上底子薄、经验少、群众信心不足。南岑村第一书记艾立燎就带领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拧成一股绳,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公司”方式建成20亩羊肚菌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吸引群众通过“以工代训”方式务工增收、学习知识、仿照种植、提振致富信心。

  岑松镇鼓励致富能手带头发展产业,为群众作示范。今年,巫亮村佘秀生流转群众闲置土地种植生姜10亩,驻村干部得知他家缺少人手的情况后邀请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成员主动前去帮忙下种、施肥、指导种植,温暖人心、坚定发展信心。

  今年以来,该镇党员干部共计助力群众农事生产、发展产业230余人次,全镇苦干实干,发展食用菌761亩、小香鸡3200羽、中药材1464亩、蔬菜1400亩、水果1925亩。

  创建全国卫生乡镇,办好最难的实事。

  培养群众讲卫生、爱护环境良好习惯难在经常、贵在坚持。岑松镇以创建卫生乡镇为抓手,营造人人讲卫生、爱护环境的浓厚氛围,朝着建设生态宜居特色小城镇目标阔步前进。

  连日来,在班子成员的带领下,全镇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和群众投工投劳1100余人次,对各重点场所、道路、廊亭周围开展环境卫生整治,隐藏的白色垃圾、固废物、垃圾死角得到有效清理,经过连续奋战,所到之处,放眼望去干净整洁,勾勒出一幅人与环境和谐共生新画卷。

  长期以来,驻村工作队反复入户开展讲卫生、爱护环境宣传,带领群众一起动手收拾室内外卫生,对卫生状况较差户开展扶志教育,帮助群众由“要我讲卫生”向“我要讲卫生”转变。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岑松镇共计落实各类实事850件,受益群众达3100余人。环境卫生整治中共清扫各类垃圾11吨,助力巩固“全国卫生乡镇”创建成果。通过办好“3件”实事,脱贫成果得到有效巩固,产业振兴蓄势待发,人居环境不断优化,“我为群众办实事”见实效。(吴宗烺)

责任编辑:杨慧梅【收藏】
上一篇:剑河交警联合多部门开展“综治安全宣传月”宣传活动
下一篇:仰阿莎街道:守初心担使命,办实事暖人心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