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芦笙吹响,姑娘们穿着艳丽的民族服饰跳起了木鼓舞。干荣村的贫困户们把剑河县扶贫办主任张懿团团围住,迫不及待的把自己想要脱贫实现小康的想法告诉他。“希望领导组织我们去参加学习培训,学一门能够带领我们脱贫的手艺,给予我们技术上的指导。”“我想发展稻田养鱼,但是我没有本钱……”
2月23日上午,在剑河县扶贫办主任张懿的带队下,该办一行5人来到柳川镇干荣村对基层脱贫攻坚开展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一行来到干荣村后,与干荣村的村干、贫困户进行了座谈并走村串户,登门了解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和需求。
剑河县扶贫办张懿主任在给村民介绍大扶贫政策
张懿主任解答贫困户的疑问
贫困户唐老里家有5口人,大女儿去年刚刚出嫁,还有一个儿子在读高中,一个女儿在读初中。大女儿唐才英说,父母都没有文化,只能靠种地养家糊口,家里面弟妹都要读书,政府减免了弟妹的学费,父母就不会那么担忧了。父母都老了,她希望他们所交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能够相应的减免,就医报销的幅度能够增大。另外,唐才英说,导致他们家贫困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如果有相应的技术和资金,搞点种植养殖,他们家一定能够很快脱贫实现小康。
当日,恰逢干荣村举行2016年春节芦笙表演活动,全村老老少少以及周边村寨的村名都集中到干荣村篮球场上,借这个机会,张主任向干荣村的村民详细介绍了大扶贫的政策,同时组织各位贫困户填写脱贫问卷调查表。
在村民欢聚干荣村篮球场上吹芦笙踩木鼓舞时,笔者采访到干荣村的村名杨开和,他说:“刚开始我觉得扶贫办的领导来干荣村只是走过场,不会干什么事实,现在听到张主任那么详细的给我们介绍大扶贫,让我了解到党中央的脱贫政策,张主任雄心勃勃要带领我们干荣村脱贫奔小康,也让我信心十足。我以前在镇上做生意,有营业执照,亏本后就赋闲在家,这次搞大扶贫,虽然我不是贫困户,但是我有信心组织大家把合作社搞起来,跟大家一起脱贫奔小康。”
此次调研,借助干荣村的春节芦笙表演活动,让扶贫政策在干荣村得到了广泛深远的宣传,吹响了干荣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穆文碧)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