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进你家屋,三根大蜡烛,粑粑一对,荣发富贵,粑粑一双,大钱两张!金子银子堆满仓!”2月10日晚19点30许,记者在剑河县柳川镇老城区看到,这里的年味甚是浓厚,镇上的群众自发组成舞龙队伍,正在给大街上的商铺拜年,为新年的开始讨个好喜头。
家住柳川镇八一村的王女士,因为远在遵义工作,所以一年也少回家,王女士不停的用手机拍下热闹的时刻,并且非常兴奋的对记者说:“长大出去读书工作以后,几乎有十来年没有看到玩龙了,感觉一下子回到小时候,真心觉得好好玩,年味一下子窜出来,还是乡镇有意思呢。”
剑河县柳川镇的舞龙队伍由当地村民自发组织,舞龙用竹篾和宣纸制成,依然采用最原始的制作方式,并且在竹筐体内点上蜡烛等照明的材料,让龙整个身体发光。龙头的制作非常精美细致,与龙身相接的部分用一条红布连接,相传小孩要在龙身下多穿越几次,一年的好运就会满满;龙须最具纪念意义,如果扯下一把龙须,带在手腕上,就会身体健康,心想事成。
舞龙也叫“耍龙灯”、 “龙灯舞”,从春节到元宵灯节,许多地方都有舞龙的习俗。龙在中华民族代表了吉祥、尊贵、勇猛,更是权力的象征。人们在喜庆日子里用舞龙来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舞龙的主要道具是“龙”。龙用草、竹、布等扎制而成,龙的节数以单数为吉利,多见九节龙、十一节龙、十三节龙,多者可达二十九节。十五节以上的龙就比较笨重,不宜舞动,主要是用来观赏,这种龙特别讲究装潢,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唐云芳)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