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男,侗族,1981年1月生,贵州玉屏县人,1999年12月入伍,200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文化,曾任镇远县消防大队执勤中队长助理,四级警士长。凭着对消防事业的执著追求,该同志先后荣立三等功二次、优秀共产党员一次、优秀士兵一次,被贵州省评为优秀共青团干部、黔东南州政府评为“四爱”先进个人。2017年,黄永从消防部队转业为镇远县政法工勤,在镇远县公安局警务保障室工作。
坚定的政治思想素养锻造一颗对党“绝对忠诚的心”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黄永同志始终紧跟时代脉博,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三句话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十六字总要求武装自己的头脑,时刻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军人核心价值观。坚定的政治思想素养锻造了他一颗对党“绝对忠诚的心”,形成了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带头遵守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的好榜样,养成尊敬领导,团结同志,爱护集体荣誉的好模范。在思想上、行动上坚定了他对公安事业的责任感,为各项任务的完成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
使命在肩,勇做逆行者的守护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如果说一线民警、辅警是在前方战场奋勇防控的逆行者,那警保人就是逆行者的守护人。每一天,你都会看见黄永在后勤线上忙碌。无论是传达上级的通知要求,统计全局各种保障情况数据信息上报,还是在紧急采购、配发防疫物资,你都能看见他的身影。在发放防疫物资时,不管是那个部门的同事来领取,黄永不管是刚端着饭碗,还是在回家的路上,他都会第一时间赶过去,只为尽早将防护物资送到一线执勤民警手中。如果防疫物资暂时没有了,他会耐心的跟别人解释,一天下来,电话都要接打几百个。但是无论怎样辛苦,只要接到单位和同事的电话,他总是打起十二分精神,积极投入到工作中,热心为民警、辅警排忧解难。
从起初的发放200个口罩到2000个到10000个,手套从50双到300双,雨衣从20件到200件,酒精、消毒液20瓶到300瓶,方便面、牛奶从20件到200件等,黄永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奔走,既是驾驶员,又是搬运工,还是采购员、发货员。但是他不是操劳不倒的“钢铁侠”,他也是一个为人父母,为人子女的凡人,面对这突如其来疫情,他只是拿出了“战士”的坚毅与果敢,来打赢这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尽心尽力服好务,勤勤恳恳老黄牛
从部队转业到警保工作岗位上工作了4年的他,一直坚持“后勤无小事”的信条,用心做好每一件在别人看来不起眼的小事和琐事。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武汉,席卷全国,一场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疫情防控战如火如荼进行。镇远县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社会防控组办公室设在公安局指挥中心,是黄永把从各科室临时借用的计算机4台、打印机3台、扫描仪2台、饮水机1台等物资按时搬运到位。社会防控组办公室在四楼,而借调的物资又在其它办公楼的三楼或者四楼,大楼没有电梯,黄永就是靠双手双脚个人完成,往往搬得两趟,汗水就湿透衣背,是镇远警保名副其实的“搬运工”。 但你却从没听到他一句“抱怨”,他总是说:“前方的战友比我们更辛苦!”他总是笑容满面对待每一位同志,为全局警务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撑起一道“保护伞”。
保障就是战斗力,疫情防控期间做到应保尽保
此次疫情来势凶猛,蔓延迅速,是一场“事关生死”的突发战争。而保证公安机关打赢这场战争的一支重要力量,就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后勤保障部门。做好警务保障是基础中的基础、关键中的关键。为保障疫情期间各项警务工作顺利开展,警务保障室积极谋划全局疫情防控的各项保障工作,结合全局12个乡镇派出所、分局和局属各部门对疫情防护装备配备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采购计划。
“一定要细心,把所有物资都统计清楚,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调配。”该同志就是一件件、一个个的认真统计着新采购的防疫防护物资和社会各界人士捐赠的慰问品,制定详细分配方案及时分发到各个派出所和各卡点。秉持“保重点、保急需、保一线”的原则,所有物资优先保障一线执勤值班的民警、辅警。于是,在镇远县公安局就出现这样一幕风景,一线执勤民警、辅警,基本上戴的都是N90或N95口罩,而像黄永这样的后勤人员,戴的都是一次性医用口罩,一戴就是一天以上。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日子里,黄永始终坚守岗位,一心扑在疫情防控后勤工作上,充分发挥一名共产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和军人敢作敢为的精神,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龙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