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家庭原因,他上完初中,就回家务农。后辗转外地务工,不幸的是他在云南务工干活时,右手大拇指又受到了意外伤害,少掉了一截,经历残疾倍受折磨。他也曾抱怨过命运的不公,但是没有被残酷的现实打倒,而是从中磨炼了坚强的意志。幸运的是,他认识了一些种植药材的朋友,学会了一些技术。
不久后,他返回家乡,开始了他的种养殖业之路。渐渐地,他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喜欢上了种养殖。他先后小范围地种植烤烟、接桃、猕猴桃、养殖鸡鸭和生猪,而且收益可观。为了丰富自己的种养殖技术,增长见识,他积极参加县、乡的各种培训和农业广播学校学习。他想自己虽然有残疾,但是自己的脑子还能思考,一向要强的他,逐步树立起了自立、自强、自信的心。
“说实话,当时也想到过种养殖业有风险,反过来又想,就算亏了也损失不会太大,创业都是需要勇气的,不去试,不去闯,怎么知道能不能成功呢?”林茂云说到。林茂云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他自己的辛苦和智慧,另一方面靠党和政府及上级残联部门的大力扶持,比如积极联系技术人员和其他有种养殖技术的提供技术指导和政策协助等。
如今的他的养殖场已有四栋圈舍,其中母猪36头,猪仔160头。同时,他还种植了40亩太子参、50亩茱萸、15亩滇黄精。他的产业正朝着多元化发展,不仅向村民租用土地,还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我想进一步扩大规模,再新建3栋圈舍。还有就是想把滇黄精这个产业也做大,带动乡亲们一起发展。这几年收入稳步增长,一年比一年有盼头,让大家一起分享致富的成果。”林茂云很有信心的说。
认定了的事,再苦也要坚持,选择了的路,再难也要攀越。作为一名残疾人,因为有肉体残疾的切身体验,使他超越了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和自叹,升华成为自信、自立、自强信念。一个个新的希望,指引着他在创业路的前方奋勇向前。他身残志坚,带头创业致富的事迹已然成了全乡脱贫致富的典型和榜样,正激励着无数人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发家致富目标。(李登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