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每周人物 > 正文

每周人物 张宏源:坚守民族教育第一线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3-09-02 08:57:27  来源:  

“他30多年扎根瑶乡水寨,培养出数以百计的地方人才,足迹遍布乡内高山谷底、村头寨尾。现在我明白了张老师在这片土地上德高望重的原因,也懂得了我应该向他学习勤劳肯干、默默奉献的精神和态度。”黎平县雷洞瑶族水族乡中心校校长龙泽华这样评价张宏源老师。

  长期付出,终于有了收获

  张宏源的教学逐渐得到村里人的认可,1983,村民看到厦头小学实在无法支撑教学,便自发筹资出劳,盖起了一栋新教学楼。同年秋季开学,他教的4年级学生到乡中心校上学,这是他送走的第一批学生,进入冬季后,学生们还是每天赤着脚在上学路上,张宏源便从仅24元的工资里为每人买了双解放鞋。

  1983年和1984年期中考试,张宏源所带的班级及格率为100%,各项成绩均居全乡第一,他也因此在85年首届教师节时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因工作需要,张宏源于1985年到黎平师范学校进修,1988年毕业后,拒绝了很多学校伸出的橄榄枝,主动向教育主管部门申请回厦头小学任教。

  “如果可以选择,我想回厦头。”张宏源在征求个人意见的组织谈话的回答,让所有人都沉默了。

  张宏源的申请没有被批下来,他被安排到雷洞中心校执教。张宏源离开厦头的时候,学生们团团围住,扯着他的衣角不让他走,村民们排着长长的队伍,一直送他到村头。

  离开了厦头,张宏源同样很难过。但是,看到教学点又来了新老师,张宏源总算踏实了一点。而且,厦头的孩子在上四年级后,会转入中心校,他还能在中心校继续教他的学生。

  到中心校后,张宏源一直是毕业班的班主任,1997年以后,每年都有他的学生考取大学。

  “当年我错学在在家,是张老师主动登门动员,我才重获希望。”张宏源的同事,也是他的学生石仁华说。“张老师希望他的每一个学生都有出息,不愿他们放弃任何一个机会,记得又一次他为了动员一个已经小学毕业的学生继续读书,两人在饭桌上大吵了一架,最后张老师甚至以断绝师生关系相逼,才使他继续上学。后来该学生于2003年考上了云南大学的研究生,现在留在了省城工作。”

  谈到执教生涯最高兴的事情,张老师直言不讳地说:“最快乐的事情就是收到学生从大学里寄来的信件,看到学生在大学校门照的照片”。

  这个时候,张老师的话题突然转回来,脸色有些凝重,“我最大的遗憾就是,在厦头小学执教时,没有争取到一个女学生上学。”

  “在凯里市第八中学任教的粟银美成是我第一个考取大学的女学生。”说到这,张宏源路出了会心的微笑,我想,这多少弥补了点他心中的一点遗憾。

  毕生植根于民族教育,是张宏源无悔的选择,让学生走出大山,是张宏源一生奋斗的目标。多年来,学校里来了很多高学历的年轻老师,但是都无法忍受这份寂寞和清贫,又陆陆续续的离开了,只有张宏源一个人在30余年如一日的坚守,他是雷洞大山深处的灯苗,很多学生在他的指引下,找到了正确的人生方向,他是乡村民族教育的最牢固的坚守者。

  现在,在雷洞瑶族水族乡中心校的教师队伍中,有4个是他的学生,现在他可以和他的学生一并,为本地区民族教育共同努力了,他终于缓了一口气,同时也期盼着有更多的有为青年扎根下来,以填补民族地区孩子们人生中的那片空白。

责任编辑:凌忠云【收藏】
上一篇:每周人物 高荣:邮路二十载 情谊洒苗乡
下一篇:每周人物 姜琳:脏了我一个 干净千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