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民生连线

热搜: 黔东南人口 凯里的士 阿幼朵 苗乡侗寨

县市直达: 凯里 丹寨 麻江 黄平 施秉 镇远 岑巩 三穗 天柱 锦屏 黎平 从江 榕江 雷山 台江 剑河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生连线新闻 > 记者调查 > 正文

玉米“西施” 想帮儿子减轻一点负担
作者:姚练发表于:2013-06-05 14:40:16 来源:


没有客人的时候就看看路边的人(图片由网友提供)



在整理玉米(图片由网友提供)

近日,百度贴吧凯里吧网友“患得患失、254”发帖说:“如果你是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的一员,帮帮她吧,她总会在下午两点至七点在北京西路中博大门口卖玉米,她每天卖不了多少,饿的时候买一根算是行善积德了吧,你还有爱心的话,帮帮她吧,谢谢了。”

随后记者来到中博大门口,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身材瘦下,穿着深蓝色衣服的老人,她的面前摆放着一个锅和一个小小的烤炉,在她的脚边放着一口袋生玉米。以买烤玉米为名,和老人交谈了很久。

据聊天得知,老人姓杨,今年77岁,家就住在中博附近,每天中午1点半左右开始从家里搬东西出来摆摊,因为东西比较多,每次摆摊老人都需要搬两趟才能搬完,晚上7点过收摊。

杨奶奶是黔南人,因为之前老伴工作调动,来到了凯里。老伴去世多年,膝下只有一个儿子,今年45岁。因为没有什么文化,加之是外地人,杨奶奶的儿子只能帮人做零工。在几年前,老人的儿媳妇不知所踪,丢下一对双胞胎给老人抚养,“我孙子今年刚初中毕业,两人上学开支大,每天出来做点小生意,帮儿子减轻一点负担。”老人边帮烤玉米边对记者说。

平时除了出来卖玉米之外,老人还喜欢关注一些实事新闻,听说我今年刚毕业,杨奶奶马上激动的说到:“找到工作没有,今年毕业的人是最多的,我看新闻知道的,我平时都爱看中央5频道。”

当问到生意如何时,老人说,除去买玉米的钱,一天能挣30多。

据了解,老人的儿子和孙子都有城市低保,她则有老伴的单位每月发放500元补助金。(姚练)

编后语:我大学刚毕业,来信息港上班还不到2个月,在这2个月里,明显感觉凯里的消费水平在贵州来说是偏高的。在这个高消费的城市里,光靠低保和补助怎么能供两个孩子读书和生活。但老人没有选择放下尊严去乞讨,而是选择自食其力。交谈结束后,我对老人说,我给你拍张照吧,但是却遭到拒绝,老人说;“之前给我拍照的人太多,我不想麻烦别人了”,准备付钱时,老人说,不要给钱了,有时间来陪我聊聊天就好。几经推辞之下,我把钱塞在她手里就跑掉了。

[收藏] 责任编辑:

上一篇 :人行道成了“停车场” 市民无奈绕着走

下一篇 :小区因管道堵塞停水 物业公司:业主要交钱,否则不会维修

相关阅读

维权参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