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立足优势 创新体制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2-03-23 16:27:25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立足优势 创新体制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剑河县立足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大胆创新,实施“产业园区”模式,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一是突出重点、理清思路、示范带动。根据国发2号文件提出在贵州创建“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的战略定位,结合县域资源禀赋,按照“组团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优先发展剑河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创新区,即以县城为中心,以温泉为龙头,把温泉景区、城东片区、寨章片区、县城景观湖、八郎化石区以及屯州村、八郎、巫河苗寨等资源放在文化旅游产业这个大盘子里来,统一规划,用3-5年时间集中打造。形成一个特色突出、产品富集、高度发展的文化旅游集聚示范园区。

  二是扎实推进文化旅游项目申报工作。深刻领会、吃透《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号)文件精神实质,用足、用活、用实文件各项政策,在贯彻中进一步争取国家和省州的大力支持。重点规划和申报一批具有创意的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积极主动向国家和省、州直有关部门的汇报、衔接、沟通、协调、申报。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改革创新精神,搞好经营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文化旅游产业对产业园区发展的支撑功能。目前文化旅游园区已上报项目40个,涉及金额178899万元,编制了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创新区招商引资项目,涉及金额20亿元,协调各部门申报园区内温泉、八郎等民族村寨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加强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方针,坚持科学的保护理念,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衍变规律,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种保护方式,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提高文化软实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培育新的济新增长点、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大力推进文物“国保”“省保”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和省级代表作名录的申报工作,大力开展久吉、展溜等符合条件的地区申报世界遗产。

  四是高起点做好文化旅游产业规划工作。启动了《剑河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策划方案》和《剑河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创新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并根据总体规划(策划)做好剑河八郎地质公园控制性规划、修订完善寨章居住组团修建性详细规划、县城城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旅游景区开发建设规划等,把文化旅游业发总体规划、旅游专业规划与区域发展规划、城建规划、生态规划衔接好,把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建设精品城市结合起来,高点定位,建成精品,“不留遗憾,多留遗产”。

  五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理顺管理体制。成立了剑河县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管委会,属副县级机构,由县长任主任,县人大副主任常务副主任,配备了1名专职业务副主任(副县级),负责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建设工作。目前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机构已成立,职责已明确,办公地点已落实,部分人员已到位。理顺文化产业园区管理体制,推进温泉景区建设。近日,文化产业园区管委会正式接管温泉开发建设指挥部,承担温泉景区全面升级改造工作。(龙家锦)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剑河县政务服务中心运行八个月办件突破2万件
下一篇:剑河多部门联合执法取缔马路市场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