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剑河钩藤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0-10-29 09:29:28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据中国质量新闻网 日前,剑河钩藤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获得受理,这是又一贵州“道地药材”有望得到国家法律保护,一方面使贵州中草药材继续发扬光大,另一方面帮助广大药农走上致富之路。

    贵州是我国4大中药材基地之一,素有“川广云贵,道地药材”之称。但中草药和西药的差别很大,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制度可为西药提供健全的保护,而中草药的自身特征与这种制度不符,很难获得相关保护,使得中草药文化及市场的开拓非常困难。同时中草药的质量和药性往往与原产地的自然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些药品或其原料只能在某一特定地区生产,其质量与特性也仅与该地区有关。因此,对贵州一些独特的中药材给予地理标志保护的呼声由来的已久。

    贵州各级质监部门为些作出了大量努力,近年来已先后有德江天麻、赤水金钗石斛、大方天麻等中药产品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剑河钩藤又名莺爪风,在叶腋处有弯钩,故名钩藤,以带钩茎入药,最早见于南北朝陶弘景的《名医别录》:“疗小儿,不入余方。”古代医家认为钩藤气轻清,多视为发小儿的专用药,现已成为内、妇、儿科常用药。剑河钩藤种植和贸易历史悠久,早在明代末年开始,伴随着清水江木材贸易的兴起,剑河钩藤作为一种有名的中药材开始在中原地区广为人知。乾隆年间《贵州省志》称:苗木兴,钩藤旺。意即大量苗族木材外运,钩藤的种植和贸易两旺。到了现在,剑河钩藤不仅国内有名,还远销日本、韩国等地。

    钩藤种植方法简单,易于生长,对管理要求不高,种植两年后即见效益,目前市场每公斤鲜钩藤售价5~6元之间,每公顷可收入30000元左右,经济效益可观。近年来在剑河政府的大力推动下,钩藤种植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一个产业。截至2009年,该县利用野生钩规模化栽植面积达到1500公顷,年产量达6万吨左右。

    据剑河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多项措施推动钩藤产业发展:一是抓标准示范,积极创办示范村,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二是抓科技攻关,成功地选育出钩藤的双钩和三钩品种,并利用钩藤种子育出钩藤苗木,填补省内钩藤种子育苗空白;三是抓技术培训,通过理论学习和现场演示相结合,有重点地开展中药材技术培训,切实提高药农懂技术、用技术的能力;四是加大资金投入,争取项目。2009年,该县先后投入近50万元推动中药材建设项目的实施,并通过积极争取,计划投资1000万元的钩藤、缬草产业化项目已列入贵州省级财政扶贫中药材产业发展项目。

    按照当地政府计划,到2011年,全县人工种植钩藤面积要达到2000公顷以上,成为全国钩藤药用原料的重要基地县。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剑河新增27个电费代收点方便农民缴费
下一篇:剑河推行建设项目招投标前预算审查制度成效明显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