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每周人物 > 正文

“90后”苗族女青年的蓝色梦想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8-05-07 08:53:04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苗族女青年张义苹1993年出生在有“中国蜡染之乡”美称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扬武镇基加村,从8岁起就跟着母亲学习苗族蜡染技艺,从小的耳暄目染让她掌握了一手精湛的蜡染技艺,但初中毕业后因家庭贫困而无奈地选择了外出打工。

  本网讯 苗族女青年张义苹1993年出生在有“中国蜡染之乡”美称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扬武镇基加村,从8岁起就跟着母亲学习苗族蜡染技艺,从小的耳暄目染让她掌握了一手精湛的蜡染技艺,但初中毕业后因家庭贫困而无奈地选择了外出打工。2014年,酷爱蜡染术艺的张义苹了解到家乡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后,回到排莫村与母亲一起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蜡染手工合作社,带动几十名农村妇女从事苗族蜡染手工产业。但由于排莫村地处偏僻的苗乡大山之中,交通不便,合作社的蜡染产品销路受到了很大的制约,为了让村里的妇女们尽快依靠自已的手工技艺脱贫致富,张义苹决定成立一个公司来帮助合作社把蜡染产品销售出去。









 

  2016年,她在县文化部门的帮助下在县城成立了自已的蜡染公司,她把古老的苗族蜡染手工艺与现代服饰、真丝披肩和各类手袋融合起来,公司生产现代与传统结合的时尚蜡染产品逐渐地开拓了贵州,湖南,广东,深圳,美国等国内外订单销售渠道,目前年销售额达70多万元。到了2018年初,张义苹已经在县内外开设了两个蜡染产品销售分店,还建立了自已的蜡染手工生产基地,吸收部分村民在基地里务工,她还把接到的订单与家乡几个村寨的手工合作社一起分享,以“公司+合作社+手工艺人”的模式,直接带动了村寨100多名妇女走上脱贫之路。









 

  如今,走上创业之路的张义苹有了更大的梦想,她说:“我有一个梦想,就是要用现代的设计理念和经营模式做出自己品牌的蜡染产品,借产品之力把苗族蜡染文化传播出去,让古老而质朴的蓝色图腾给予世界新的色彩”。(黄晓海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吴茜岄【收藏】
上一篇:驻村第一书记的一封家书一一我欠儿子一个少年
下一篇:仫佬族村来了个穿警服的第一书记